6月17日,助意大利1比0绝杀瑞典,埃德尔庆祝进球。
北京时间6月19日凌晨,本届欧洲杯小组赛第二轮比赛结束,相比于往届比赛,实力接近将小组赛的悬念推到了此前没有达到过的高峰。更有意思的是,小组赛踢了两轮绝杀不断,难怪段子手们纷纷称本届欧洲杯为“法国绝杀杯”。“这届比赛,每场只看最后10分钟就可以了!”这条网络段子道出了法国欧洲杯开幕至今的精彩和无奈。
绝杀盛行 上半场比赛味同嚼蜡
延续小组赛第一轮的“绝杀”剧情,欧洲杯前24场比赛中在76分钟后攻入的进球已经累计到了16个,其中有9粒进球是在第二轮比赛产生的。球员们在90分钟后攻入共计6粒球,数据已经比肩2008年欧洲杯同时段的全部进球,达到了上届欧洲杯的两倍。
下半场的进球盛宴凸显出上半场比赛的索然无味。截至葡萄牙队与奥地利队的收官战役,第二轮上半场互交白卷的比赛就有6场,特别是前半小时只有4球进账,放眼整个上半场则也不过14个球,尚不及下半场前半个小时的17球,相比“绝杀时间”更是远逊。要知道,此前三届欧洲杯上半场进球占总进球的比例分别为40%、32%和36%,如今只有不到30%。
扩军带来的进球数偏少,比赛不过瘾也让各国媒体和球迷纷纷抱怨。从球场表现看,欧洲杯新军的踢法多显得保守,在精彩程度上打了折扣,也让赛事的进球率有所下滑。
当然,任何国际比赛都不能单独关注比赛本身,扩军意味着比赛场次的增加,那么电视转播、门票和广告赞助等商业利益都将水涨船高,给欧足联带来更高的收益。
悬念十足 出线形势最后一轮定
葡萄牙战平奥地利,原本应该一枝独秀的F组出线形势仍然未明,外界对于C罗能否独自扛起球队大旗的讨论也再一次掀起高潮。然而,F组的前景混沌只是本届欧洲杯小组赛的一个缩影,到目前为止,扩军后的24支欧罗巴豪强中,只有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提前登陆,以两战全胜积6分的成绩锁定了一个16强席位,而德国,比利时这样的新老霸主,却不得不在第三轮小组赛中全力争胜,以确保自身顺利出线。
提前告别本届欧洲杯的球队数量也创下了新低。截止到目前为止,只有乌克兰队确定提前告别本次比赛。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局面,和前欧足联主席普拉蒂尼的扩军政策分不开。用普拉蒂尼自己的话说,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足球成为更加平民化、全欧洲的游戏。欧洲杯历史上,曾出现过诸如丹麦童话、希腊神话等一系列经典比赛,本届欧洲杯新军的涌入必将在最后一轮的小组赛到来时产生鲶鱼效应,促使各队之间的竞争进一步趋于白热化。
替补抢眼 超级前锋状态低迷
本届赛事开赛前人们期待的新老锋线巨星轮番开火的盛况,很遗憾并没有出现。相反,那些名气越大的前锋,开赛至今陷入低迷时间就越长、程度就越深。
法甲金靴伊布拉希莫维奇最大的贡献只制造了爱尔兰的乌龙球,却在与意大利的比赛中错失空门抢点;德甲联赛最佳射手莱万多夫斯基连续两场比赛零射正;西甲射手王C罗专注于刷新由自己保持的欧洲杯总射门最多纪录。超级前锋们低迷的原因也不难理解,一是受到对手重点盯防,二是此前在俱乐部赛季中用力过猛,仍需调整时间。
首发前锋的萎靡就是替补射手的美好时代,随着被寄予厚望的超级前锋哑火,替补登场扭转乾坤的“板凳匪徒”在一夜之间让球迷认识了他们。
前两轮的进球中,有11个球是由11名不同的替补球员打进的,这在第二轮尤为常见,其中不仅有知名球员如“三狮军团”的瓦尔迪、斯图里奇,也有名不见经传的球员,像捷克队落后两球后接连上场并进球的什科达、内西德。替补球员光芒盖过主力,足见本届欧洲杯“变招”的重要性。在僵持或是落后的局面下,试图改变局势的球队要么采取搏杀战术,要么遣上生力军。
说到底,这些借势而起的“替补”们都已经打出名号,他们在接下来若依然能保持上佳表现,在欧洲杯后的转会市场上,必将成为掀起一波波风浪的“弄潮儿”。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