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版:博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7月5日 星期

为何植物 比动物寿命长


为什么植物可以“长命百岁”,但动物大多几年或者几十年就死了?

首先植物的寿命并非普遍比动物长。植物种类很多,许多草本植物只是一年生、两年生。但的确也有许多植物寿命相对动物整体的寿命而言很长。那么这些植物凭啥就能“长命百岁”呢?其实,植物和动物相比,就四个字,易生难死。

首先说植物的“易生”。植物生长主要依靠新生细胞生长分裂,植物干细胞分裂频率极高,并拥有一个超酷炫的特性——给我一个细胞我能长出一大株。植物的每一个细胞都拥有与该植物相同的遗传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植物的单个细胞不仅能发育成植株,还能避免有性生殖带来的变异。这点动物中的大多数很难比得上。

其次,植物构造机制的优势使其“不易死”。如果要打个比方,可以说植物是“围棋型”,动物是“象棋型”。象棋的“将”或“帅”如果被吃掉,整盘棋就输了。植物的身上并没有扮演这种角色的组织及器官;动物身上却有好几个无可取代的紧要处。

其实,“易生”也好,“难死”也罢,植物和动物寿命表现出的巨大差异,从根本上是进化的结果。目前倾向于认为是代谢方式的差异造成的。

“活着”这个事儿本身,对生物本身就会造成损伤。当然生物也进化出修复机制,不过远远不够完善。在损伤和修复的博弈中,损伤的积累导致生物个体的衰老以及死亡。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碳,获得能量;而动物通过摄食进行消化吸收,获得能量。后者的能量转化方式相比之下对细胞造成的损伤更为严重。因此植物可以老得慢一些,活得久一些。

另外,动物需要运动,新陈代谢更为旺盛,细胞的分裂和更新就会更快。而对于一个物种,细胞分裂的次数是在一定范围内的,也就是说细胞分裂分裂着就老了就衰亡了。植物相对动物而言,细胞分裂更为缓慢。同时,植物细胞的可塑性比动物高,尤其根部的某些组织干细胞对于DNA损伤不太敏感。而动物的细胞却在运动不息、折腾不止当中更易损伤。所以,相比寿命数百年的大树,大多数动物都要自叹弗如。

不过也有逃脱这种规律的个别物种。比如灯塔水母。它在性成熟之后,能够重返幼虫状态,经历下一次生命周期,周而复始,只要不被吃掉或者杀死,生命就永无止境。

据《淮海晚报》

资料图片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