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参议院选举最终结果7月11日揭晓,自民党等修宪势力合计议席达到参议院三分之二以上。
分析人士指出,修宪势力已跨过首道门槛,修宪问题将进入实质性讨论阶段。不过,因日本民众的反对意见仍占上风,加上修宪势力存在内部分歧,修宪仍面临多重制约。
选民没有“第二选择”
在此次改选的121个议席中,自民党获56席(一名无党派议员当选后转投自民党,较此前统计增加1席),公明党获14席,合计70席,较选前增加11席。在野党方面,民进党获32席,较选前减少13席。日本共产党获6个议席,社民党和生活党各获1席。
分析人士指出,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获胜,主要原因在于在野党颓势依旧。许多选民对安倍政权的“安倍经济学”等一系列政策心存不满,但主要在野党未能针对这些不满提出自己的政策主张,导致选民没有“第二选择”,只能出于求稳心态投票给自民党。
民进党是日本政坛最大在野党,其前身民主党2009年肩负民众厚望上台执政,但在其执政三年间,日本内政外交陷入困境,使该党失尽民心。
此次选举中,主要在野党就“反修宪”等达成共识,并在部分选区推出联合竞选人,但这种选举合作存在局限性,一些选区仍出现在野党鹬蚌相争、执政联盟渔翁得利的局面。
从选举战术看,执政联盟也占据上风。此次选举中,选民最重视民生议题,最关注各党的经济政策,但在野党力图将选战聚焦至“修宪”问题上,经济政策缺乏亮点,这种战术最终导致选举失利。
修宪仍面临多重制约
日本宪法规定,修宪需要经过“国会发起修宪动议”和“全民公投”两道程序。修宪动议需要取得国会参众两院各三分之二以上议员赞成才能发起。
包括大阪维新会在内,以自民党为首的修宪势力此次获得77个议席,加上未改选的88席,议席总数达165席,超过参议院议席总数的三分之二。
因为修宪势力此前已在众议院占据三分之二以上多数,所以此次选举过后修宪势力已“跨过”首道门槛,修宪问题将进入实质性讨论阶段。不过,因日本民众反对修宪的意见仍占上风,加之修宪势力存在内部分歧,修宪仍面临多重制约。
修宪是自民党1955年建党以来的夙愿,但因门槛太高一直难以实现。分析人士认为,自民党不会放过眼下这一“良机”。尽管安倍在选前对修宪避而不谈,但选后谋求修宪的可能性仍很高。参议院选举结果出炉后,安倍已宣称“希望在国会的宪法审查会就修宪事宜展开讨论”。
《朝日新闻》近期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反对修宪的民众占55%,较去年增加7个百分点,赞成修宪的民众占37%,减少6个百分点。安倍本人也承认,自民党在此次选举中并未呼吁修宪,此次胜利并不意味着选民支持修宪。据新华社
7月10日,安倍在自民党总部为展板上当选者的名字“贴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