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张卫鸽,临颍县人。1994年,张卫鸽和老公一起到北京打拼,事业刚有起色时,在老家患有精神分裂的婆婆病情加重。1998年,她和老公辞职回老家。照顾孩子的艰辛、经济的窘迫、婆婆的发病……让她心力交瘁。
201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心理学。为了帮助婆婆缓解压力,她走上了学习心理学的道路,并经过艰苦的学习,成了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如今,她已是一名心理辅导志愿者,经常到福利院给孩子做心理辅导,在留守儿童中开展感恩教育,帮助有问题的家庭化解矛盾 ……近日,记者采访了张卫鸽,听她讲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
□文/图 见习记者 尹晓玉
生活压力让她心力交瘁
今年48岁的张卫鸽,是临颍县陈庄乡人,目前住在临颍县城颍川社区。1994年,她和老公一起被北京一家副食品生产基聘用,老公做管理,她做材料会计,原本她在北京有着收入还不错的工作。但因为在临颍老家的婆婆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发病时经常弄的整个村庄都不得安宁。无奈之下,她和老公只好双双辞职回到临颍老家照顾婆婆。回老家后的1998年到2009年这十多年,她生了两个女儿,加上婆婆经常发病,她把精力都放在了照顾孩子和婆婆身上,偶尔打些零工补贴家用。
家里有孩子和老人的牵绊,张卫鸽的丈夫也无法出远门打工,只好在离家很近的地方打打零工,收入非常低。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已非常辛苦,再加上经济窘迫,婆婆又经常发病……生活压力让张卫鸽感觉每天都生活在噩梦中,几乎不跟外界交流,也总害怕别人知道她家里的情况。
“到2010年,婆婆仍然经常犯病,要么是到处老乱跑,要么闹得全家不得安宁;而两个女儿的学习成绩也不断下滑,老师经常找我谈话,加上我平时还得打点零工补贴家用。我当时真的是心力交瘁,还因此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引发左眼视网膜破裂,先后在郑州做了三次手术后,视力才有所改善。那次生病后,我就不再去打零工了,彻底回归家庭生活。 ”张卫鸽告诉记者。
心理知识让生活变轻松
2010年年初,张卫鸽接到女儿班主任的短信,邀请她到学校参加心理专家科普知识讲座,课题是“初中生该不该谈恋爱”。当时大女儿已经11岁,她有时候确实觉得不知道该怎么跟孩子沟通,就去听了讲座,没想到一下子被心理学知识吸引了。课后,她要了讲课的心理学老师王焯(市心理协会副会长)的电话和微信号。此后,遇到问题, 她都会给王老师留言,王老师也会耐心地回复她。逐渐地,她学到了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
“我的婆婆状况不好时,不分白天晚上,不停地说话。一旦发病,就乱喊乱叫,到处跑,弄得我心力交瘁。在接触心理学之前,她一发病,我就觉得束手无策,她哭我也跟着哭,她到处乱跑,我就在后面跟着。打工的辛苦、婆婆的发病,已让我烦闷至极,再加上孩子有时候调皮不听话,多年来,我的生活都是一团乱遭,每天都感觉疲累不堪。自从接触到王老师之后,我经常向她倾诉、咨询。她给我提供了很多解决的问题的办法。慢慢地,我觉得自己处理起家里问题顺手多了,婆婆发病少了,孩子也听话了。”张卫鸽说,这一切好的变化,让她觉得生活轻松了,也更加喜欢心理学了。2010年到2013年间,张卫鸽在家看了很多有关心理学方面的书籍。
张卫鸽
通过努力考取心理咨询师证
张卫鸽在学校给留守儿童做心理辅导。
人们常说,人过四十不学艺。但越来越喜欢心理学的张卫鸽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考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证,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婆婆减少发病,帮更多有需要的人。2014年年初,已经46岁的张卫鸽向王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成为王焯老师的一名学员,并准备报名参加当年的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考试。从此她开始在临颍和漯河之间来回奔波。
“每次去漯河学习,为了节省时间和费用,我中午几乎不出去买饭,就吃自带的镘头、喝白开水。我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每天都满怀希望、精神饱满。因为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尽管条件艰苦,但我内心非常的平和喜悦。2014年11月底,我拿到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并在161位学员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获得了王焯老师颁发的‘优 秀学员’证书。我成了一名真正的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张卫鸽说,拿到证书后她加入了漯河市心理协会,并成为了12355青少年服务台心理志愿者、漯河知心姐姐团队的成员。期间,她又系统学习了沙盘游戏治疗、九型人格、家庭系统排列、精神分析、相遇疗法、催眠技术等应用心理学。
“张卫鸽是我接触的学员里,年龄比较大的了。虽然家里条件差,但她非常能吃苦,学习起来特别认真,也很有热情。在家庭环境非常有压力的情况下,能坚持学习,我挺钦佩她的。”王焯告诉记者。
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现在我婆婆情况好了很多,我感觉她快要发病的时候,就开导她,平时我学习心理学知识,也让她跟我一起学。只要不受强烈刺激,她病情还是比较稳定的。孩子们都上学了,我就在居委会找了份临时的工作,闲暇时间基本都用来做义工了。希望能用自己学的心理学知识,帮助更多的孩子,帮助更多的家庭。以前我婆婆一发病,就经常到处跑,在外面肯定也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所以,我希望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也算是为婆婆积一点福报吧。”张卫鸽说。
“我妈妈学心理学真是太好了,我身边好多同学心里有事儿都不敢跟家长说,只能自己排解。我有啥问题、难题都可以请教妈妈,妈妈特别会开导人,每次跟妈妈倾诉后,我心里都舒服多了。”采访中,张卫鸽的大女儿这样告诉记者。
“以前我在外面打工时也不放心家里,现在家里的情况好多了,我也能安心地在外面挣钱了。所以她学心理学,我是很支持的。她想要走出去帮助更多的人,我也觉得是在为我们家积福报呢。这些年她照顾家里非常不容易,可以说她是我们家的恩人。”张卫鸽的丈夫张晓杰说。
“以前,家里经济条件差,婆婆有病等等这些事情,总让我觉得自己的家庭难以启齿,生怕别人知道家里的情况,也非常自卑,不爱跟人接触。学了心理学后,我自己也走了出来,很多事都看淡了,朋友多了起来,生活也开心多了。我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心理学,拯救了我的家庭,让我走出心理阴影。学海无涯,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希望更好地传递正能量,帮助更多人。”张卫鸽说。
成为一名心理辅导志愿者
自从开始学习心理学,张卫鸽的家庭环境改善了很多,她自己的心态也更平和了,整个人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脱。“以前,只要天气不好,婆婆就狂躁不安,容易发病。有 一次,我要参加一个考试,恰逢下雨天,我看婆婆情况不好,就鼓励她说,刮风下雨的天气凉快,有助于我学习。如果考试那天也下雨,我会考出好成绩的,我们的家里就会越 过越好。为了我,希望她以后能接受下雨天。就这样,婆婆逐渐地不再害怕刮风下雨了,发病的次数也减少了很多。”张卫鸽说。
掌握了一些心理学知识后,张卫鸽走上了公益之路。到市福利院的给“特殊儿童”做心理帮助;做为12355青少年服务台的心理志愿者,她常以知心姐姐的身份,线上线下帮 助那些问题家庭的父母和孩子缓和关系、化解矛盾;做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到留守儿童多的学校,带孩子们做游戏,给孩子们上感恩教育课程……
“不管是福利院的孩子,还是一些留守儿童,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自卑心理。我希望能经常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让他们学会礼貌待人,变得自信大方。也希望帮助一些 有矛盾的家庭,化解矛盾,让他们获得解脱,生活更幸福。”张卫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