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40届会议上,中国湖北神农架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荣膺“世界自然遗产地”称号。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了50处,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
世界遗产大会一度宣布暂停
7月16日凌晨,正在伊斯坦布尔举行的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因前夜发生的土耳其军事政变,被迫宣布暂停。截至7月15日,本届大会审议通过9处新的世界遗产,其中包括中国广西左江花山岩画艺术文化景观。
第40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7月1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幕,原定将持续11天,于20日结束。根据日程安排,大会原定从15日起连续3天审议今年提名加入世界遗产名录的27个项目。
作为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例会,世界遗产大会每年召开一次。首届大会于1977年在法国巴黎举行。世界遗产大会主要职责是审核、批准新申报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并对已列入名录的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进行监督指导。
直到7月17日上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微发布消息称,世界遗产大会于当地时间7月17日上午9时继续举行,集中讨论几项重要议题后,于周日傍晚结束。
神农架成为中国首个“三冠王”
北京时间17日20时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微称,中国此次提交的湖北神农架申遗项目通过终审,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的一员。
至此,湖北省第1项、中国第11项世界自然遗产落户神农架。同时,湖北神农架也成为中国首个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1990年)、世界地质公园(2013年)、世界遗产(2016年)三大保护制度共同录入的“三冠王”名录遗产地。
据了解,本年度的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提交审议的两个项目分别是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和湖北神农架,两个项目双双入选。7月15日,“广西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申遗成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空白;湖北神农架申遗成功后,成为中国第50项世界遗产。
据神农架景区官网介绍,湖北神农架世界自然遗产地面积73318公顷,分为西部的神农顶/巴东片区和东部的老君山片区,遗产地缓冲区面积为41536公顷。目前,神农架遗产地内有3767种维管束植物,已记录脊椎动物600多种,已发现昆虫4365种。其中有205个本地特有种、2个特有属和1793个中国特有种,旗舰物种神农架金丝猴数量达1300多只。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湖北神农架在生物多样性、地带性植被类型、垂直自然带谱、生态和生物过程等方面在全球具有独特性。特别是其生物多样性,弥补了世界遗产名录中的空白。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