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李文姣
充满人文气息的班级环境
走进七(12)班整洁干净的教室,每个人都会被班内浓厚的文化氛围与良好的学习风气吸引。确实,七(12)班就像一个温馨、和谐的大家庭,70名学生齐心协力实现班级的“宏伟蓝图”。团结、进取、活泼、创新是七(12)班的最大特点。
干净整洁、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布置是七(12)班最直观的一大亮点。每天值日的学生都及时打扫教室地面卫生,擦黑板的学生每节课前都把黑板擦干净,还细心地把粉笔末清理掉,把讲桌擦得一尘不染。老师们每天到教室上课都会觉得赏心悦目。全体师生共同设计、打造的文化氛围更能体现班级的特别之处:有积极响应学校号召而创建的学习明星展示台;有激励后进生的进步生表扬板面;有独具特色的“班主任寄语”;有展示学生风采的汉字和英文书法板面。每一处设计都凝结了全体师生对于班集体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也凝结了全体师生的心血,真正实现了环境育人。
七(12)班结合学校德育工作,抓好“五个一”的训练——整顿“一个阵容”:抓好升旗仪式、课间操的集合,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面貌;建立“一种秩序”:课堂秩序、集会秩序以及课间秩序的文明有序;养成“一种习惯”:做到语言文明,待人接物大方、礼貌并形成习惯;坚持“一项制度”:各班卫生责任区实行包干保洁制度,确保学校环境整洁优美;树立“一个观念”,即遵纪守法、尊老爱幼、讲究团结。七(12)班对学生管理做到“严格要求”和“精心呵护”,要求学生在校的一言一行都要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要求,鼓励学生取得进步。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积极上进、文明健康的良好班风自然是七(12)班学生整体面貌的最佳体现。“我自信我能行”是他们的班级口号;“班荣我荣、班耻我耻”是他们的班训;“团结协作、共同进步、提高素质、和谐团结、争创优秀班集体”是他们的奋斗目标。在这些班级口号、班训、奋斗目标的督促和勉励下,全体学生不断进取,努力奋斗,用他们真诚的爱与责任感,营造了积极上进、锐意进取、团结友爱、文明健康的良好班风。班里大部分学生都能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进行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同学之间语言、行为文明,在校园内见到老师都能主动问好。全体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跟随集体的脚步,注重时代感和创新精神,班级风气健康向上。
浓厚的学习氛围
勤奋、求实、创新、博学的学风是七(12)班集体的一大特色。班级学风即一个班级在长期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学习风气,它是体现一个班风气好坏、群体素质好坏的重要特征。浓厚的学习氛围是一个集体最最需要的优秀品质。七(12)班具备了这种难得的品质,所有学生都拟定了自己的奋斗目标,针对自身制订了切合实际、详细可行的具体措施。全体学生都能沉下心来,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放在主要位置,主动学习,班内逐步形成了“勤奋刻苦、认真扎实、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优秀学习氛围和“学、比、赶、帮、超”的良性学习态势。正因为班级管理的良性循环发展,所以七(12)班在历次考试中均取得骄人战绩,从学生进入初中的第一次月考的年级第六逐渐进步为年级第三、年级第二,最终夺得年级第一。
有效的自我管理制度
民主化、科学化、精细化自我管理制度是七(12)班进行班级管理的法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订切实可行的班规法典无疑是使班级工作有章可循、避免班级工作盲目性和随意性的最佳选择。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为了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结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七(12)班总结了自己的“成长公约”。“公约”中的每一条都是从学生口中说出来的,因为他们深刻地理解了其中的含义,所以他们履行“公约”也就更有自觉性。
七(12)班按照班级管理原则和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每位学生的职责:班内实行学生轮流“执政”,科学地设常务班长、值日班长、学习组长、值日组长,逐层管理,互相监督,真正践行了“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管人,人人被管”的自我管理模式。七(12)班还利用各种竞赛评比活动和板报、手抄报等,培养学生竞争意识。
成绩代表着过去,奋斗要面向未来。市实验中学七(12)班的师生以旺盛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心努力拼搏,期待创造更加辉煌的成绩。那一张张如花的笑脸也期待着在下个季节里绽放得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