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7月26日 星期
天气炎热,叫外卖市民越来越多,然而——
外卖垃圾难回收 “白色污染”该咋管
难题

回收价格低 少有人问津

随着越来越多的一次性餐盒涌入市场,这些使用后的餐盒都流向了哪里?有没有发挥重复利用的价值呢?记者来到位于市区交通北路的两个废旧物品回收点进行走访。

一家回收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很少收到一次性餐盒。我们的回收价是一斤0.7元,要求是餐盒必须清理干净。别说是收废品的了,现在连拾荒的人都很少捡这种餐盒,因为清洗起来很麻烦,而且这种餐盒占地方,一大袋子也就装个两三斤,人家收着麻烦,我们运输着也不划算。”

另一家回收点的工作人员周丽丽说:“我们从来没有收过一次性餐盒。首先是需要进行清洗,人工成本太高,还有就是餐盒又轻又占地方,又卖不上价钱,不值得费那个时间。”

无人问津的废弃一次性餐盒不能通过回收渠道发挥价值,只能随同生活垃圾流向垃圾中转站。在市区海河路的两个垃圾中转站,记者看到了一次性餐盒的身影,它们并没有被分类处理,而是随同其他垃圾一起运走。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同样都是塑料制品,如果是饮料瓶的话早就被收走了,但是塑料餐盒就是没人要。我们只能把它运往市垃圾填埋场,最终进行填埋处理。”

在位于107国道旁的市垃圾填埋场,情况确实如垃圾中转站的工作人员所说,塑料餐盒在这里被填埋处理。虽然有数位分拣工在此分拣垃圾,但他们的目光没有放在塑料餐盒上。“这东西卖不上价钱,我们不拣。”一位分拣工说。而市垃圾填埋厂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大多数塑料餐盒上有米、面、菜等附着物,不好处理,只能填埋。

随着气温越来越高,不少市民特别是年轻人选择宅在家里动动手指或打个电话解决吃饭问题,餐饮外卖生意越来越好。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餐饮外卖生意火到哪里,垃圾就扔到哪里。外卖餐盒垃圾,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见习记者 杨 旭

在市区新天地步行街,一个小伙子拎着外卖从一个垃圾桶前走过,而这个垃圾桶里堆满了外卖垃圾。

天气炎热 外卖生意火

7月15日上午11点,市区交通路附近一家小餐馆,来吃饭的人还不多,但是有不少穿着统一服装的人进进出出,他们就是外卖骑手。

“现在订餐的人多,送外卖的生意还行,每天能跑三四十单,天气再热一点生意估计能更好。点外卖的主要是一些上班族,还有小区里订餐的也不少。”外卖骑手周冬锋对记者说,他做外卖骑手已经三个多月了,已经跑了3000多公里,中午一般是他们最忙的时候。

市区太行山路上一家熟食店的店员说,他们店里每天都有几十单外卖。“天气不好的时候点外卖的市民更多一些,顾客坐在家里等餐上门,所以生意不错。”该店员说。

据了解,目前除了一些餐馆自己送外卖,更多的餐馆选择加入外卖APP,由专门的外卖骑手送餐,而使用外卖APP的多是年轻人。

在市区交通路一栋写字楼上班的王楠说:“天不热的时候,我和同事都是去附近的小店吃午饭,现在天热了,屋里开着空调,大家都懒得出去,所以我们就经常叫外卖。”

“大热天在家做饭简直就是遭罪,做一顿饭身上出好多汗。本来我就不太会做饭,现在更不想做了,天太热的时候我们两口子就点外卖,凉快了再自己做。”家住市区辽河路一小区的市民张静怡对记者说,她和老公刚结婚不久,两个人都不太会做饭,经常去父母家蹭饭,现在天热了,有时候中午也不想跑来跑去,另外两个人工作也比较忙,有时候中午就点外卖,吃了还能休息会儿。

“自从使用了外卖软件以后,店里的销量比平时多了,每天中午都有二三十位顾客通过外卖软件订餐。”一位加入外卖软件的商家告诉记者,这两年外卖生意越来越红火,但是自己送外卖店里没有那么多人手,所以不少商家开始使用外卖软件,这样就有专门的外卖骑手送餐,倒也省心省力。

现状

减少外卖垃圾 还需多方努力

一次性餐盒找到了它不得已的最终归宿,记者的探访也告一段落。我们喜闻乐见外卖餐饮业发展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但环保餐盒无人问津,塑料餐盒不能回收利用,只能任由它成为生态环境的负担,这一现状需要大家思考和解决。如何减少外卖垃圾,这是一道亟待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商家、消费者乃至全社会都应引起重视,并作出努力。市场行为需要更健全的法律法规约束,需要更严格的执法力量监管,也需要更加文明的环保意识自律。

在采访中,有些市民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一般大家可能都没想过污染的问题,我觉得还是要提高环保意识,提倡自备碗筷,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白领李东阳说。市民赵静说:“像这种一次性餐盒在家里可以循环利用,我家点外卖的塑料餐盒用过我就清洗干净,大盒子可以盛装家里的大米、小米、豆子之类的五谷杂粮,小盒子可以装一些调味品,既方便又卫生。”市民赵女士认为,一次性餐盒可以在材质上下工夫,用纸质或可降解的餐盒代替塑料的餐盒,这样岂不是更好?

出路

一次性餐盒 销量可观

一次性餐盒的销售市场是否也被餐饮外卖的火爆而带动起来呢?记者在市区光明路一家批发市场走访了几家一次性用品商店。这些店铺出售的一次性餐盒大多数为塑料制品,价格便宜,而纸制和淀粉制作的可降解餐盒比较少见。

在一家店铺中,记者看到各式各样的一次性餐盒展示在显眼的位置,这些餐盒不但样式有所不用,而且还有彩色的,仅凭观察很难看出这些餐盒的优劣。

店主赵先生告诉记者:“这些餐盒有吸塑的、注塑的。吸塑的柔软耐摔,注塑的比较硬,耐摔性差一些。不过它们的保温和耐热性都不错,可以承受120℃的高温,还可以放进微波炉中加热。”

在记者的询问下,赵先生向记者介绍了各种餐盒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根据容量和厚度不一样,价位也有所不同。便宜的3毛钱一个,贵的8毛钱一个。”赵先生说。记者将他递过来的两个外观类似的餐盒拿在手中掂量,发现餐盒的重量、手感确实有明显差别。当记者提出要找环保餐盒时,赵先生表示店里没有。

在另外一家店铺,店主刘艳华女士向记者表示,现在的餐盒生意确实好了很多。“原来一天能卖几箱,现在一天能卖几十箱,好多新客户都是做餐饮外卖的。”刘女士说。

得知记者想要寻找环保餐盒,刘女士拿出了一种纸制餐盒。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种餐盒确实是纸制的,但餐盒外表还粘有一层塑料。刘女士解释道:“所谓的环保餐盒一般分为纸制的和淀粉制作的两种,样式单一,也不结实,很少有人购买。纯纸制的餐盒是不适合盛放食物,外面都会有一层塑料。”

调查

外卖方便省事 产生垃圾较多

外卖生意越来越火,随之而来的外卖餐盒等垃圾也越来越多。外卖打包一般采用一次性餐盒、一次性筷子和塑料勺子,以及用来提装饭菜的塑料袋。

据网上统计资料显示,拿目前三大外卖平台美团、饿了么、百度外卖的数据来看,这三家外卖平台的日订单量大概在700万单左右,即便一单外卖用一个塑料袋,按照每个塑料袋是0.06平方米来计算,总面积就达到了42万平方米,能够覆盖上59个足球场。

在市区嵩山路一家写字楼里,记者看到,这里的垃圾箱里堆着很多用过的外卖餐盒。此时正值午餐过后,一位穿着职业装的女子提着一堆用过的餐盒准备扔到垃圾桶里。

当看到记者在采访时,她说:“我在这里上班,平时离家比较远,一般中午就和同事一起在附近吃一点,最近天热,不想出去吃,就经常点外卖。大家也都知道外卖会产生很多塑料垃圾,但是现在商家都是用的这种一次性的塑料盒子,价格不太贵,又方便,大家都能接受。”

外卖虽然方便了市民生活,但是产生的垃圾却让保洁员很头疼。“这都是在这里上班的年轻人点的外卖,吃完后垃圾就扔在这里了。天热都不愿意出去吃饭,这些餐盒类的垃圾越来越多。”保洁员陈阿姨告诉记者,“这两年这种外卖垃圾越来越多,特别是天气不好的时候,点外卖的人特别多。每天午餐过后,垃圾桶里都会有很多用过的餐盒之类的垃圾,这些带着汤水剩饭的垃圾如果不赶紧清理,时间长了就有味道,苍蝇乱飞。而且汤水很容易流出来弄得哪儿都是,不好清理。”

在市区辽河路一小区内,记者看到,垃圾车上的外卖垃圾也不少。保洁员一边收拾垃圾一边对记者说:“我们这个小区里年轻人多,现在好多年轻人都不怎么做饭,点外卖的不少。这些塑料盒废品回收站也收,但是塑料盒里很多油,不好清理,而且回收价格太低,基本上很少有人愿意去收拾,都是拉到垃圾站处理了。”

问题

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餐盒。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