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7月28日 星期
“我要上大学”受助学生殷艳涛
传承爱心 坚持下乡支教

殷艳涛(右)和社团成员一起下乡支农支教。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2015年,殷艳涛以优异的成绩被河南大学录取,本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却因为学费让一家人犯了难。在一家人陷入困境之时,本报的“我要上大学”活动让她看到了希望,并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如今一年过去了,殷艳涛在大学里学习和生活怎样?记者于24日采访了她。

要成为一名正直善良的记者

7月24日,记者在受降路农贸市场见到了殷艳涛。

进入大学之后,殷艳涛也丝毫没有松懈,她告诉记者,想到爸爸抚养她们姐妹俩的不易,她就会觉得要努力学习。

在专业分流的时候,殷艳涛毅然地选择了新闻。“我想要努力学好我的专业课,以后成为一名正直、善良的记者,别人曾带给我帮助,我也要帮助别人,真实的报道事情,成为我想要成为的样子吧。”殷艳涛告诉记者,以前的时候她想成为什么大人物,现在觉得更要尽量的做实事,做善事。

每周四下乡支农支教

在大学各式各样的社团中,殷艳涛选择了三农发展研究会,不仅因为自己是农村人,也是因为想要去帮助更多的人。每周四下午社团会组织去支教,在寒暑假也与社团的伙伴们一起下乡支农、支教。

殷艳涛告诉记者,这些偏远贫穷的村子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与老人。“白天给小朋友们上课,教他们做手工、画画、唱歌,带他们做游戏,与他们交心,晚上就带着乡亲们跳广场舞。我们的能力有限,但可以给他们带去一些欢乐。每每离开的时候,村子里的人都一直把我们送到村口,目送我们离开,我当时就想着,为了他们的笑脸,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下去。”殷艳涛说起老乡的对他们的热情与不舍,思绪也像是飘到了远方。

经过了一年的锻炼,积累了很多经验,殷艳涛即将要担任支农组的组长,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用真心去帮助别人。“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一双看农村的眼睛,在我自己的生活与支农的过程中,看到农村的变化,尽我的绵薄之力做一些事情。”

希望早日让爸爸享福

大学一年的时间里,殷艳涛在超市做过临时促销员,在饭店端过盘子,在大街上发过传单。她深深地感受到,如果没有经验没有能力,在任何岗位上都不容易,所以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努力学习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自身能力。

“我想要赶紧长大,能用自己的肩膀扛起家里的重担,养着我爸,像他宠我一样宠着他,让爸爸在村子里能抬起头。”说起开学之后的打算,殷艳涛表示自己会继续下乡支农支教,领着小组里的成员多做有意义的事情,并且一直坚持下去,也希望自己可以找到一些合适的兼职来减轻家里的负担。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