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7月28日 星期

社区“研判会” 化解“邻里怨”
从今年3月至今,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9例

本报讯(记者 陶小敏 实习生 曹 朴)“真是不好意思,给你们带来这么多麻烦。”“没关系,我们一时着急,态度也不好。”近日,家住市区五一路的马先生和楼下邻居握手言和,一场因楼上下水管道堵塞导致楼下遭殃的邻里矛盾成功化解。而调解者正是五一路社居委的“研判会”。

对于“研判会”,五一路社区一位居民说:“自从有了‘研判会’,邻里关系更和睦了,家庭矛盾化解快了,维权也更方便了。”

社区“研判会”到底是什么组织?由什么人员组成?怎么运作?7月27日,记者来到源汇区顺河街街道五一路社居委采访。

调解7小时 赡养方案出炉

“多亏了社区‘研判会’, 了了我的心愿,也充分照顾到了孩子们的难处,没想到他们的心思这么细,真好!”7月27日,家住韩家巷的八旬老人郝大娘动情地说,在“研判会”的调解下,三个儿子确定了赡养她的方案。

郝大娘84岁,有三个儿子,早前却无人赡养。五一路社居委主任李爱红了解到情况后,立即组织 “研判会”成员深入调查。原来,郝大娘的三个儿子均常年在外,无法陪伴老人。老伴在前年去世后,郝大娘便一个人生活。

7月20日,“研判会”将郝大娘的三个儿子请到社居委。

“研判会”的几名成员,耐心倾听郝大娘和三个儿子的诉说,找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从上午9点半到下午5点半,“研判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三个儿子达成共识:轮流照顾老人、按月付给母亲赡养费。

成立5个月 成功调解19例

记者了解到,“研判会”是由五一路社居委成员及社区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团队,致力于调解社区各种矛盾纠纷,包括医疗纠纷、赡养问题、邻里纠纷等。

目前,“研判会”有固定成员5名,社区志愿者、党员会不定时加入。“研判会”的成员,通过入户走访调查等多种形式获知居民烦忧。从今年3月成立至今,“研判会”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9例。

7月27日,在五一路社居委,记者看到,调解成功的案例被分别造册,矛盾原因、调解成员、调解结果、当事人双方签订的协议及调解现场照片,一应俱全。

“社居委工作繁忙琐碎,人员也不足,但我们是真心想要为社区居民办些好事,给他们当个中间人。”李爱红认真地说,从事社区工作18年来,她跟居民们有了感情。

“居民没有了困难,咱社居委的工作才算到位。”李爱红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