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热血铸军魂·人物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8月1日 星期

老兵景占超:难忘那70多天救援


□本报记者 张晓甫

参加过多次抗洪抢险和地震救灾,15年的部队生涯让眼角泛起了些许沧桑……记者见到景占超时,他刚刚和战友起床集合完毕。“这辈子最难忘的也就是那段时光了,充实而又有收获,充实的是每天都没闲着,收获的是浓浓的情。”室外30多度的高温下,他和记者来到这个室外的操场的树荫下,一言一语地回忆起他那难忘的70多天。

到处是转不完的山

2008年5月15日中午,景占超随全国各地部队来到成都,当时由于部分道路被险石堵塞,景占超只好和部分战友乘坐摩托车来到救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下辖的彭州市。“刚一来,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住了。”景占超说,到处都是残垣断壁,大部分受伤群众已被转移到成都市,有的还刚刚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

在彭州这个地方,最让景占超印象深刻的就是山。“那里就是一个山区。山上的村民们住得比较分散,有时候两家农户距离好几公里。”景占超和战友中午做了短暂的休息,下午就开始按照分配的任务,在山上搜救起来。“我们一看到有房子的地方,就去察看。”考虑到当时交通、通讯均已中断,景占超和战友有时候为了察看一家农户,要迈过碎石、陡坡等重重障碍,走上几公里。

连续3天中午压缩饼干充饥

面对如此高强度的搜救工作,午饭是摆在景占超面前的另一个问题。“前三天中午吃的都是压缩饼干和水,”每天早上出发前,景占超在集合地点领取到两盒压缩饼干、一瓶纯净水。“部分道路还没有恢复,外面的食物没法运进来。”景占超唯一能补充体力的就是在驻地吃点火腿肠、面包,喝的是部队准备的纯净水。而到了中午,就指望着随身携带的两盒压缩饼干补充体力。“这样的恶劣条件大概一直持续了三天。”景占超说。

营救出被困93小时73岁老人

在搜救过程中,有两个让景占超念念不忘的故事。有一次,景占超正在和战友对一间瓦房喊话,看看里面是否还有被困的灾民。在喊了一阵后,瓦房里突然传出来一阵低沉的呻吟声。“这里面好像还有人。”景占超和战友隐约听到了动静,就用手开始把石块和瓦片、断木头一件件地清理出来。不一会儿,里面传来一声“啊”的哭救声。这是,景占超和战友看到,一位70多岁的老太太正蜷缩着身子,在小屋里蓬头垢面,几乎没有了意识。“我当即和山下的战友喊话,战友们把担架抬了过来,把老人轻轻抬到担架上。”景占超说,后来才知道那位73岁的吴姓老人已经被困在房子里整整93个小时了。

另外一个故事让景占超十分遗憾和懊恼。“当时有一个村民向我们求救,说他家里的几口人都被压在房子底下了,出不来,想让我们帮助他把石头移开,看看家人是否还活着。”景占超和战友们就按照该村民的提示,拼命地用手和工具把碎石一块块地移走。“当时那个村民所在的村子全部被泥石流盖住了,还有不停的余震,搜救起来十分艰难。”在景占超和战友搜救了半天多后,看到生还的希望几乎为零,为了及时营救其他更多的可能生还的灾民。在和该村民商量后,领导决定景占超这一队放弃了那次营救,让后面的挖掘机营救队上来。“不知道那个村民的家属最后被救出来没有,现在要是再回那里的话,我想去找到这位村民,看看当时的结果。”景占超动情地说。

在后来的拆危房搬运物资阶段中,景占超和战友们每天都忙着帮灾民把水稻从危房里搬运出来,有时候为了一担水稻,他和战友从半山腰走到山下。“群众一看到部队来,心里就有底了,灾民的情绪由原来的惊恐和不知所措,慢慢变得沉默起来,后来大家也帮助我们搭建起活动板房来。”景占超的脸上掠过一丝自豪。他坚信:什么时候他们都是人民群众中最信赖、最依靠的人。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