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实 习 生 刘 一
在赵玉方出生没多久,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姐弟三人全靠母亲一人四处打零工挣钱养活。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两次搬家,因为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三个孩子的学习成绩都很好,大女儿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中专毕业就打工赚钱供妹妹上大学;二女儿今年考研成绩过了分数线,却因为弟弟也要上大学,毅然放弃上研究生,选择打工赚钱供养弟弟上学。弟弟赵玉方,今年以524分的好成绩考上了黑龙江大学。
母亲打零工供三个孩子上学
“我们是舞阳县莲花镇玉皇庙村的人,知道城里的教育条件好,穷啥都不能穷教育,于是咬咬牙搬了出来。”赵玉方的母亲赵好妮说。
其实,一家四口从玉皇庙村搬到城里,很多村民不理解,但是为了孩子的教育,赵好妮还是决定搬了出来,搬水泥、打零工、当保洁员,洗碗啥活儿都干。
后来,他们一家四口好不容易申请了公租房。记者来到住在公租房的赵玉方家,近50平方米的公租房内挤着五口人,赵玉方81岁的姥姥也被接来跟着他们住。赵玉方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发下来了,母亲满心高兴,不过,喜上眉梢之后却是愁上心头:快开学了,但是学费还没有着落。懂事的赵玉方深深懂得生活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为了攒够学费,他选择利用暑假去打工赚钱。
赵玉方找到了一份酒店后厨的工作,每天骑着自行车起早贪黑地工作,不光要帮忙炸些食品,如果遇到搬重物的活也得去帮忙。即使这样,每小时也只能赚7元钱。“你看这孩子的手上烧的泡,这是炸东西烧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打工让我成长不少,懂得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更觉得妈妈的伟大。”赵玉方说。
每月生活费只有200元
知道母亲挣钱不容易,赵玉方很体谅母亲的难处,在外面从不乱花钱,连饭钱都省着,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高一、高二两年,因为漯河高中新校区离家比较近,母亲都是骑自行车来给赵玉方送饭。赵玉方的饭非常简单,每次都是清汤面,与旁边其他同学碗里满满的肉相比,赵玉方的饭缺乏营养。但是赵玉方从来没有埋怨过,还特别心疼母亲。有一次下大雨,母亲照常给赵玉方送饭,赵玉方看着风雨中的妈妈,心疼得流下了眼泪。回去写了一篇题为《风雨中的妈妈》的作文,当老师念他的作文的时候,同学们都感动不已。
到了高三,因学校离家很远, 赵玉方住校,每月饭钱仅需200元,每次吃的菜也是最便宜的,母亲害怕儿子吃不饱,每月给了300元,但是赵玉方从来没花完过。
在赵玉方的班主任张万怀的眼里,赵玉方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直是一个认真、努力、踏实、肯吃苦的好学生。
穿的是亲戚送的旧衣服
因为要养三个孩子,母亲很少给孩子买新衣服。“赵玉方穿的衣服都是亲戚家孩子不穿的,男孩子脚长得快,鞋子没办法捡别人的,不过他脚上这鞋十几元呢,裤子也13元钱,上衣是最贵的22元。平常这孩子都不舍得穿,这不,知道你们要来才穿上的。”赵玉方的母亲告诉记者。“即使这样,这一身衣服也是三四年前买的,孩子爱惜,衣服还是跟新的一样。”
“平时做饭都很简单,清水面条,孩子长身体,偶尔我也会弄点肉,悄悄放在孩子的碗底,害怕孩子看到就不吃了,有时候看见我去厨房忙,他还会把肉悄悄放在我的碗里,我心里特别难受。”母亲双眼噙泪。“我的孩子孝顺得很,有一次,亲戚来我们家带了一箱火腿肠,孩子都不舍得吃,拆开了一根还非要我先咬几口,我不咬,孩子就不吃。”
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王小宁
毕业院校:舞阳一高
高考分数:487分
家庭住址:舞阳县马村乡碾王村
受访学生:赵玉方
毕业院校:漯河高中
高考分数:524分(理)
家庭住址:纬二路沙田莱茵公租房
赵玉方出生没多久,父亲因车祸不幸去世。为给姐弟三人提供好的教育环境,母亲两次搬家,一人四处打零工挣钱养活三个孩子。
今年高考,赵玉方以524分的成绩考上了黑龙江大学。懂事的赵玉方深深懂得生活的艰辛和赚钱的不易,快开学了,学费还没有着落。为了挣钱攒学费,他在一家酒店后厨打工挣钱。
自从高考成绩下来后,王小宁一家就一直在为学费发愁。在报志愿的时候,她先挑选那些学费相对较低的学校和专业。在王小宁看来,1000多元的学费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如果你是一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且已确认被报考院校录取,还在为学费发愁的漯河籍应届考生,请与本报联系吧。
本报同时面向社会征集爱心人士、社会团体和企业参与此项爱心助学活动。
咨询热线:13839531587 晚报小Q(QQ群):102185269
邮箱:1741712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