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纪录片《人间世》引发了不小的震动,不但火爆社交网络,在豆瓣网上也获得了9.7的高分,被人形容为“逆天”。令人好奇的是,这样一部在观感上会引起不适的纪录片缘何得到热捧?又能否促成医患关系的沟通和理解?有评论指出,在真人秀和玄幻剧霸屏的当下,它可谓一股清流,其展现出的真实最能触动人心。
A
纪录片不按常理出牌,直接呈现死亡
在第一集里,《人间世》就直接呈现了失败的医疗案例,让人们直接面对死亡。片中上海瑞金医院心外科主任赵强接诊了27岁的马凡综合征患者王斌,这种先天性疾病在医学界等同于“死神代名词”,患者的主动脉随时会撕裂,因大出血死亡。想要救他,就必须把患者全身的主动脉都换成人工血管,这样做等于“半个人要剖开”。但他接下了这个手术,但术后第二天,患者王斌因为急性肾衰竭而没有挺过来。
第二集《理解》讲述的是120急救车的故事,反映了现实中耽搁急救车的种种原因。
第九集《爱》则是将观众虐哭最多的一集。节目中,26岁的张丽君和丈夫结婚不到一年,怀着五个月身孕,却被查出癌症晚期。最后,张丽君选择了在怀孕七个月时进行剖腹产。早产儿体重只有两斤多,却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随着治疗的进行,张丽君的头发脱落了,一只眼睛也看不见了。而在吃团年饭时,一家人五味杂陈的笑和泪让人印象深刻。为此无数人为当事人的精神意志力和伟大的母爱、平凡人的情感所感动。
B
观众看完感慨:客观正面最令人难忘
对于这些真实的故事,不少观众表示“哭着看完节目”,不少人物令人记忆深刻:“有一直忍着不敢哭,在签字和送终时终于放声大哭的坚强母亲,有迟迟不敢落笔写下‘放弃治疗’的颤抖的手,有前一秒还对着镜头露出苍白微笑却后一秒躺倒在病床上气息全无的病人,有每天日夜颠倒、困顿中和衣而睡的救护员,有面色青黑刚刚得到肝脏移植重获生机的病人,有喜悦地九死一生终于获救的家属,不管是沉默着流泪,还是撕心裂肺的号哭,都是触动人心的力量,这部纪录片真实地告诉我们,世界上多的是悲欢离合,在疾病面前,渺小的是人类。”
另有观众认为节目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生命有多珍贵就有多脆弱;手术做与不做的抉择困境;虔诚祈祷却换不回亲人生机。这些都隐藏在片子里。请认识到生命的宝贵,珍惜身边的人。”
《人间世》还打破了以往“妙手回春”的传统剧情套路,真实描绘了医生内心的痛苦、生活的挣扎等。有网友评论说:“看多了太多‘完美’的医疗宣传,这样的角度更让人感动。”有人表示同感:“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很客观、很正面,这就是医疗本来的样子。”
C
剧组回应质疑:不存在事先导演的成分
据悉,《人间世》拍摄时间接近两年,深入医疗和手术台一线,直观地展示医生在和死神赛跑中出现的种种状况,有医生面对失败时的无奈和挫折,也有面对人生终点时病人的告别。而在拍摄时,摄制人员将所有器材都“穿上了”防菌服,即使是病人的血溅到自己脸上都丝毫不为所动,个中艰辛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在口碑爆棚之外,也出现了不同意见。有人质疑“拍摄影响治疗”:“拍摄很难说会不会干扰到手术发挥,而病人以及家属在危急时刻面对镜头,会不会加剧他们的紧张感,都值得进一步考量。”
还有人认为纪录片有情感倾向失衡的问题:“体现了医生的辛劳、工作环境的严酷和治病救人的胸怀,试图借此呼吁对医生的尊重,但是医患关系不是一味理解医生就能解决的,有点肤浅,缺少反思力度。”
对此,《人间世》总导演周全回应说,“老老实实记录,真真诚诚表达”是主创团队的原则,无论片子是否完美,都一定是真实记录的结果,不存在任何事先导演和安排的成分。谈到拍摄的初衷,他说:“我们希望以医院为原点,通过观察医院这个社会矛盾集中体现的标本,展现一个真实的人间世态,既有人性的光辉,也有人生的无奈。”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