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8月18日 星期

高中生曹阳 捐奖学金给贫困生


曹阳(右)和陶美琳畅谈学习、生活。本报记者 杨 旭 摄

本报讯(记者 杨 旭)过完暑假,16岁的曹阳就将升入高三了。与许多同龄人一样,她的花季与忙碌的学业相伴。不同的是,今年暑假她做了一件她自己觉得特别有意义的事:她把自己获得的500元奖学金捐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

曹阳说,这是她第一次获得这么大一笔奖学金,这样支配让她感受到了超出金钱之外的价值。

【想法】

把奖学金给更需要的人

受妈妈的影响,家住市区辽河路与井冈山路交叉口附近的曹阳,每年都要收看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栏目。

“记得有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中,一位新疆大叔把自己卖羊肉串的钱攒下来,先后捐款十多万元,资助了上百名贫困学生。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时常在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尽一些小小的努力,回报给社会一些正能量呢?”8月17日,曹阳对记者说。

高二下半学期,曹阳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学校的一等奖学金500元。拿着这沉甸甸的奖励,她心中那颗助人为乐的种子发芽了。

“我记得那位新疆大叔就是从捐出500元开始投身公益的,现在我获得了500元奖学金,是否可以像那位大叔一样把它捐助给更需要的人呢?”曹阳说出了她当时的想法。

曹阳的想法得到了爸爸的支持,他通过朋友联系到了源汇区问十乡初级中学。很快,学校反馈来一个信息:家住问十乡陶桥村的初二学生陶美琳生活困难,需要帮助。

得知消息的曹阳当下决定,把500元奖学金捐给这个素不相识的小妹妹。随同捐款,曹阳还给陶美琳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她以一个姐姐的亲切语气鼓励陶美琳好好学习,将来用知识改变命运。

【收获】

高三生活有了新动力

此后,曹阳一直挂念着陶美琳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她俩通过几次电话。两个女孩在短暂的交流中,建立起了真挚的友谊。曹阳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见上陶美琳一面。

今年暑假,曹阳去北京参加了一个夏令营。一回到家,她就告诉了爸爸去看望陶美琳的想法。

8月15日,曹阳带着学校奖励的一摞笔记本,还在里面塞了平时积攒下来的100元零花钱,和爸爸一起前往陶桥村。

在陶美琳家,两个小姐妹终于见了面。曹阳了解陶美琳的家庭境况后,惊叹于她家里贴了满满一墙的奖状。“她家条件确实挺艰苦,但她还能保持高昂的学习热情,让我深受鼓舞,给我即将到来的高三生活添了动力。我感觉这个暑假过得太有意义了。”曹阳说。

500元的善款或许真的不多,却搭建起两个女孩间的友谊桥梁,她们一个得到了物质上的帮助,一个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无论对谁而言,这都是一个不同寻常的暑假,是她俩亲身体验、参与社会的温暖与善良的起点。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