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刘彩霞
7月18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舞阳县马村乡任桥村。在几位村民的指引下,在一户锈迹斑斑的大门口,记者见到了辛苡琳和她母亲。初次相见,18岁的辛苡琳显得略微拘谨。跟着母女二人走进院内的平房,屋里简单地摆放着几张桌椅和成袋的粮食,两个小孩正坐在板凳上看电视。
家庭贫困 八口人住在一起
环顾屋内房顶四周,可以清晰地看到雨水留下的痕迹。在杂乱的屋内,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贴在墙上的一张张奖状,都是辛苡琳从小到大获得的。
辛苡琳家一共八口人,除了父母和弟弟妹妹,还有爷爷、奶奶和叔叔。叔叔年幼得急病导致大脑严重受损,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辛苡琳上初中时,奶奶因为一场事故导致腰部、腿部粉碎性骨折,一直靠药物来缓解病情。奶奶受伤后,母亲不仅要照顾一大家人的生活起居,还要下地干农活。
尽管叔叔办有低保,家里有十亩地,但是辛苡琳全家的经济收入在全村是非常低的,今年还被村里划为贫困户。“为了养活三个孩子,孩子他爸常年在外打工挣钱。农忙时才回到家帮忙种地、收粮食。”母亲左凤枝告诉记者,除了留下全家人吃的口粮,其余的粮食大部分还要卖掉,用来补贴家用。
生活节俭 学习认真努力
进入高三后,无形的学习压力随之而来,辛苡琳也更加努力学习。“辛苡琳在学习上一直有一股冲劲,特别是看着周围的同学争分夺秒,她自己更是不敢有一丝的放松。”班主任远战克经常在周末看到辛苡琳在教室里努力学习,很少跟同学出去逛街。在她的努力下,每次考试都能保持班里的前十名,受到学校免学杂费和补贴生活费的资助。
除了学习刻苦努力,每月的生活费辛苡琳也精打细算。她规定自己每天的饭钱控制在十元之内,这样每月还能节省出来一些供自己购买生活用品。
看着父母每天为家里操劳很少添置衣服,辛苡琳也早已习惯穿亲戚家姐姐淘汰下来的衣物。“习惯了就不觉得丢人或者不好意思,毕竟弟弟妹妹还小,家里需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生活上尽量节省一些。”辛苡琳说。
体恤父母 挑起家庭重担
每月大休回到家,辛苡琳做完作业后,就帮母亲下地干活或者辅导上小学的弟弟妹妹写作业。作为家里的老大,辛苡琳觉得为母亲分担一些家务是应该的,同时给弟弟妹妹做好榜样。“这孩子学习也好,如果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上不成大学,真的是非常可惜。”邻居左凤莲感慨地说。
高考结束后,辛苡琳还帮村里一户人家的孩子辅导功课。今年高考,她考了602分,被长安大学顺利录取。全家人高兴的同时,也开始发愁大学几千元的学费。看着屋内堆放的麦子,家人决定把今年收的麦子全部卖掉凑学费。“这些麦子卖掉后,也就3000多块钱。反正就算是向亲戚借钱,也会让孩子上大学的。”母亲左凤枝说。
对于未来,辛苡琳希望能学有所成,毕业后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这样就能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受访学生:王小宁
毕业院校:舞阳一高
高考分数:487分
家庭住址:舞阳县马村乡碾王村
受访学生:辛苡琳
毕业院校:舞阳一高
高考分数:602分(理)
家庭住址:舞阳县马村乡任桥村
录取院校:长安大学
辛苡琳家一共八口人,除了父母和弟弟妹妹,还有爷爷、奶奶和叔叔。叔叔年幼得急病导致大脑严重受损,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了养活一家人,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家里的农活就交给母亲一人。
今年高考,辛苡琳考了602分,被长安大学顺利录取。对于未来,她希望能学有所成,毕业后找一份不错的工作,这样就能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自从高考成绩下来后,王小宁一家就一直在为学费发愁。在报志愿的时候,她先挑选那些学费相对较低的学校和专业。在王小宁看来,1000多元的学费几乎是个天文数字。
辛苡琳在厨房整理刚从地里摘回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