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8月22日 星期

市民许可 曾为奥运健儿服务

许可展示在北京奥运村工作时收集的奥运纪念章。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光

2016里约夏季奥运会已经进入尾声,选手们在赛场上争金夺银,场下工作人员也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奥运会期间,市民许可晒出了不少2008年奥运会期间在奥运村工作的照片,有和名人的合影,有收集的奥运纪念章。近日,记者对许可进行采访。

机缘巧合进入奥运村

许可今年33岁,老家在鄢陵,从小在漯河长大。2008年时,他在北京上大学,春节过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应聘到北京一家体育联合会工作。后来,单位负责人认为他工作能力强,就介绍他去奥运村工作。

“当年北京最大的事就是奥运会,能去奥运村是我的梦想。”许可告诉记者,奥运村分为居住区、国际区及运行区,许可的工作地点在国际区游艺室。

国际区游艺室有近千平方米,设置很多娱乐设施。奥运村开村后,每天接待运动员一万多人次。“早上6点起床,到第二天凌晨1点才休息。”许可说,虽然很辛苦,但大家并没有感觉劳累。

最忙的时间是奥运开幕前4个小时。开幕式前所有运动员、教练员、随行官员有一个大合影,合影后离开幕式还有3个小时,运动员各自休息,不少运动员都会到国际区玩耍。“姚明当时也到我们这里休息。”许可说,姚明走后,国家摔跤队刘德利、体操队杨威等运动员也来休息。

开幕式时守在工作岗位上

奥运会开幕式开始后,奥运村已没有运动员,但工作人员必须守好岗位。“奥运村距离鸟巢只有2000多米,能听到鸟巢非常热闹,但我们一直没出去看,只是放烟花的时候,才远远地看了几眼。”许可说,当时抬头看着一个个“大脚板”在空中绽放,想想鸟巢的盛况,感觉都要流泪了。

奥运会开幕后,到国际区休闲的运动员更多了,有的运动员还会主动和工作人员合影。“在这里的运动员和台前不一样,赛场上他们奋力拼搏,到了这里他们就是一个年轻人,会把工作人员当朋友看。”许可说。

2008年8月9日上午,陈燮霞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中为中国奥运代表团夺得首金。比赛结束后,她独自到奥运村的国际区休息,并走进了游艺室。许可说,陈燮霞个头不高,很和善,没有一点架子,工作人员都向她表示祝贺,她还和大家拍了照。

奥运徽章成为永久记忆

“在奥运村待了几个月,我基本没有去过其他区域,最远就是到附近的纪念章交换中心换徽章。”许可说,不少运动员也有收藏徽章的习惯,他还和射击运动员朱启南兑换过一枚徽章。

许可收集有100多枚徽章,大部分是限量版。他把部分徽章别在一件T恤上,这成为他的奥运记忆。其中较珍贵的有中国奥委会主徽章、莱索托奥运会徽章、卡塔尔奥运徽章、美国游泳队徽章、美国队摔跤徽章、2008年奥运会中国首金徽章等。许可说,自己兑换来的美国摔跤队徽章,一位收藏爱好者曾想用一件T恤上所有徽章兑换。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