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陈金旭
常言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但在市区五一路北段的雨花斋志愿者服务站却提供免费午餐,无论年龄长幼,无论身份贵贱,来者不拒。8月22日上午,记者在五一路北段见到雨花斋志愿者服务站负责人张长喜,了解这个团队的动人故事。
干净放心获赞
当日中午11点左右,记者走进雨花斋志愿者服务站的餐厅,只见义工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午饭——卤面条,还搭配了蛋花汤。每张餐桌上还摆放了一壶白开水。义工黄改告诉记者:“来吃饭的多是环卫工人,准备上白开水,是让他们过来时先喝点。”
11点30分左右,陆续有人来餐厅就餐。他们打饭时,依次排队,秩序井然。除了环卫工,来就餐的还有空巢老人、鳏寡孤独、流浪乞讨及其他弱势群体。
65岁的环卫工利兰经常来此就餐,她笑着告诉记者:“自从听同事介绍来了一次后,我几乎每天来,这儿的饭好吃还干净,我中午也不来回跑了。志愿者服务态度可好,看到那些走路不方便的,直接盛好端过去。”
免费供餐8万人次
自2015年1月15日成立以来,雨花斋志愿者服务站逐渐成为一个致力公益事业的新窗口。
餐食烹饪、发放、配送及幸福人生讲座、健康养生讲座等所有的工作都由义工承担,他们来自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最大的78岁,最小的两三岁,但大家都充满爱心,利用空闲时间来此义务帮忙,分文不取。截至目前,签到登记义工达400余人,长期义工60余人,已免费供餐达8万多人次。
同时雨花斋还设立了一面爱心墙,市民可将不再需要的衣服挂在墙上,让有需要的人来取。截至目前,接受捐赠衣物1.8万余件,累计共发放1万余件。
让爱心走得更远
提到爱心团队创建的初衷,张长喜告诉记者:“雨花斋是由爱心人士夏先生发起的,他看到其他城市有志愿者开起雨花斋,萌发在漯河开一家的想法。”
起初,招募义工成为最大的困难,但张长喜等志愿者坚持下来,逐渐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正是这样的爱心汇聚,让雨花斋志愿者服务站能走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