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街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8月23日 星期
学唱歌,学二胡、吉他、架子鼓
农村娃的暑假 有音乐相伴

在庙王小学,30名学生组成的管弦乐队,跟着老师学习合奏。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电子琴、架子鼓、吉他、二胡、古筝、笛子、长号、小号、大号、中号……这是一个音乐学院的配置吗?这是一所农村小学的配置!

8月22日,在召陵区老窝镇庙王小学,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跟着漯河民盟艺术团的专业教师练习。漯河民盟艺术团的专业教师,义务给孩子们上音乐课,让孩子们度过了一个七彩的暑假。

农村小学 飘出优美琴声

声乐教室,银铃般的童声飘出来,孩子们正跟着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庆九演唱《最美的画》。打击乐教室,孩子们坐在架子鼓前激情地敲打着。吉他教室,男生女生怀抱着吉他,静静地弹奏《小草》。二胡教室,孩子们跟着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张伟学乐谱,一把把二胡整齐地摆在面前。学校广场上,30名学生组成的管弦乐队,跟着漯河职业技术学院音乐系专业教师刘威风学习。教学楼旁,8名学生围成一个圈,吹着悠扬的笛子,迎着时而飘来的凉爽微风,很是惬意。古筝教室,12名学生缓缓划动琴弦,优美的音符一个个轻快地跳出来。

10岁的许浩彬和王昊博学的是中号。刚开始,他俩还不认识中号,如今却会吹《大聚会》《玛丽有只小羊羔》等乐曲。“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登上舞台,穿上燕尾服,为大家演奏中号!”王昊博说。

农村孩子 展现音乐天赋

之前,10岁的李慕蓝不知道自己有音乐天赋:音质好,乐感强,是一个声乐方面的好苗子。赵庆九发现了她,义务教她发音,用气息唱歌。“我以前都是在用嗓子唱歌,现在不一样了,我现在是在用气息唱歌,唱的时候不累了,也保护了嗓子。”李慕蓝高兴地说。

李慕蓝参加了漯河好声音的角逐,最终以一曲《可可西里》成为年龄最小的十佳歌手。如今,李慕蓝站在舞台上,摆脱了最初的紧张和不知所措,变得自信、落落大方。“暑假里,我没事就唱歌、跳舞,这让我从中体会到了快乐!”李慕蓝兴奋地说。

今年10岁的李宇航,学习吉他成了他暑假里最快乐的事。“以前看电视上人家弹着吉他唱着歌,感觉好帅啊!我做梦都想学吉他!”李宇航说,“后来学校配了乐器,还有市里专业的老师教,我太高兴了!妈妈见我学会了《小星星》《两只老虎》《平凡之路》好几首曲子后,非常支持我学,给我买了一把吉他,让我在家练习。”

李宇航告诉记者,暑假里,妈妈骑三轮车带着他到市里走亲戚,他抱着吉他在三轮车上弹了一路。“路人都吃惊、羡慕地回头看我,我感觉特别棒!”李宇航说,他还当起了姐姐的吉他老师。

记者了解到,我市的“烛光行动”,关注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义务来教授农村孩子音乐知识和技能。“暑假结束后,我们在庙王小学的支教还要继续下去。以后,我们还要到更多农村学校来支教,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赵庆九说。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