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艳彬)8月20日、21日,漯河日报社小记者团组织小记者和预备小记者亲眼见到了传说中的“娃娃鱼”,品尝到了富硒的原生态葡萄,还摘了野菜。
8月20日上午,天气凉爽,漯河日报小记者、预备小记者在父母的陪伴下踏着欢快的脚步,来到漯河日报社小记者社会实践基地——漯河金田特色种植特种养殖生产基地。“哇!这里好大啊!”小记者、预备小记者刚进入生产基地,不禁感慨道。
娃娃鱼长什么样呢?不仅小记者、预备小记者很好奇,就连他们的家长也都想亲眼目睹一下只听过、没见过的娃娃鱼。“这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小记者杨艺果说道。“对,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随着农业部大鲵新规试行,去年6月,养殖娃娃鱼销售市场全面放开,所以大家才可以在这里见到这么多的娃娃鱼。”漯河金田特色种植特种养殖生产基地讲解员说道。“原来娃娃鱼身体没有鱼鳞,这么光滑。”“有灰褐色的,还有金黄色的。”“娃娃鱼的头这么扁呀!”……小记者、预备小记者都兴奋地说出自己观察到的娃娃鱼的特征。
小记者、预备小记者还品尝了不一样的葡萄——富硒的原生态葡萄。硒是人体必需而又不能人工合成的微量元素,硒元素能清除胆固醇,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漯河金田特色种植特种养殖生产基地使用的是清华大学专利技术富硒助剂+亚硒酸钠,有效解决了“硒”元素植物难以吸收的世界难题。在葡萄种植区,或紫黑、或满绿的一串串葡萄挂在葡萄架上晶莹剔透。“这原生态的葡萄就是不一样,葡萄颗粒小,一个一个长的这么紧密,口感很甜!”小记者家长刘女士尝了一颗葡萄后说。
小记者、预备小记者和家长们还饶有兴致地采摘了马齿笕等野菜。“这个亲子活动很不错,增长了孩子和我们家长的见识,增强了亲子间的交流沟通,大家玩的都很高兴!”预备小记者家长张丽说。
图1
图1为小记者和预备小记者们在金田农业参观。
图2为孩子们近距离观看娃娃鱼。
本报记者 王艳彬 摄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