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8月25日 星期

粗放式招生需深究


□朱 丹

明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报到时却因学校“招满了”而被拒之门外,这样的事出现在广西工商学校。校方承认,他们一共发出2000多份录取通知书,但学校只能容纳900名学生。当地教育部门表示,中等职业学校超发录取通知书是一种常态,将会调剂无法入学的学生去其他学校。(详见昨日本报14版)

为何会出现这种供大于求的结果,表面看是学校滥发录取通知书导致,实际上却是一种害怕利益焦虑的体现,学校害怕招不到学生,才会采取这种全面撒网的办法,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前来报名的学生远远超过了学校的承受能力,导致学校无处安置。

这其实是职业学校招生乱象的一个缩影,在现实中,这样的现象并不鲜见,很多职业学校为了招到学生,可谓费尽心机,推出各种优惠吸引学生报到,可是忽略了自身的实际承载能力,导致学校班级臃肿,超级大班比比皆是,不仅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也存在着很大安全隐患。这一方面因为利益所致。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多招一个学生就意味着多一份收益;另一方面缘于职业学校招生缺失监督和管理。相关部门只把管理的主要力量放在中小学校甚至高校的招生上,对职业学校的招生管理却存在着很大的松懈。这就给一些职业学校违规招生、超计划招生制造了机会,导致学校不堪重负,无法安置。

对于广西工商学校出现的招生结果,当地教育部门给出的解决方法是,调剂无法入学的学生去其他学校,也许这样的举措暂时能够解决学生无处上学的难题,但这只是权宜之计和当务之急,无法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招生乱象。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引以为戒,加强对职业学校招生的管理,控制招生名额,根据学校承载能力制定严格的招生计划,确保量体裁衣,供求平衡。这才是破解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长远之计。

(请本版作者速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