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刘彩霞
8月24日上午,在郾城区文化旅游局图书阅览室内,记者见到了年轻的志愿者李晶。今年27岁的她,已经加入郾城区青年志愿者团队六年。在这期间,每次志愿活动李晶都积极参加,多次被授予漯河市、郾城区优秀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随车讲解 服务客商
提起参与的公益活动,李晶最难忘的是为漯河食品博览会提供随车讲解服务。2011年,志愿者李晶第一次被选中担任食品博览会随车讲解员。“自己从来没有当讲解员的经验,非常担心会做不好。每当想到随车讲解员是代表着漯河的形象,心里就有种无形中的压力。”
有压力就有动力,李晶更加认真地投入学习,了解漯河的市情与发展,上网查询一些漯河的人文典故。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面临大量的培训任务和不断更新的解说稿,李晶经常是放下筷子就拿起稿子,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平时我都会把自己的解说声音录下来,在听的同时,对着镜子一遍遍地练习改进。”李晶说。
在食博会上,李晶所服务的宾客大多来自福建和台湾。为了方便宾客联系自己,李晶把自己制作的卡片发到每一个人手中。上面除了自己的名字、电话号码和车号,还有一些温馨提示。“作为随车讲解员,讲解和服务都同样重要。我想尽力为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晶的讲解和服务得到了宾客的认可,有些宾客甚至特意留下了李晶的联系方式。
由于服务优秀,连续三年李晶都在食品博览会上担任随车解说员。2015年11月,她还为第三届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提供了随车讲解服务。
自愿做义工 传播传统文化
有了当解说员的经历后,李晶明白知识是需要不断积累的。为了充实自己,每天晚上她都会留出半个小时作为读书时间。“我一般各个方面的书籍都看,但自己最喜欢的是历史书籍和人物传记类。”
2015年李晶自愿到漯河市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推广中心下的一个国学堂做义工,周日坚持带领国学堂的青少年儿童诵读经典。作为领读老师,她经常提前几天备课并反复诵读,理解其中的意思。在李晶所带领的“扎根班”中,最大的孩子10岁,最小的只有4岁。每次上课前她都要先带领孩子们一起跳手语舞,再诵读经典国学。“读书千遍,其义自现。不但孩子学习,家长也跟着在一起学习。不少家长在学习中慢慢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处理家庭关系。”李晶感慨地说。
加入志愿者团队六年来,李晶共参与各种志愿服务30余次。经常在各个节日跟随团队为特殊教育学校的残疾儿童、偏远农村的留守儿童以及驻郾部队的官兵,义务送去各类图书,丰富他们的生活。“自己能参加这么多的公益活动,也离不开志愿团队和单位的培养和信任。使我在志愿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体会到了关爱他人的幸福感。”李晶说,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活动中来,激发更多的爱心去关爱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