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9月1日 星期

秋季温差大 老年人要提防冠心病


进入秋季,气温变化频繁,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是一种考验,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保养。

一名老年男性,发病前一天出现头晕、心悸,伴胸闷、出冷汗,经休息后略有好转。第二日清晨病情加重,到家附近的医院就诊,被诊断为“室性心动过速”。经检查,属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药物静推及同步直流电复律等治疗。经过救治,该患者的病情得以明显好转,心电监护示波为窦性心律,头晕、心悸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好转。

医生表示,恶性心律失常指在短时间内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导致患者晕厥甚至猝死的心律失常,它是根据心律失常的程度及性质分类的一类严重心律失常,也是一类需要紧急处理的心律失常。一般包括室颤、室速、多形室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速等。郑义主任表示,因为秋季气温变化频繁,气温忽高忽低,再加上初秋时节天气燥热,而且昼长夜短,人们往往睡眠不好,而休息不好是心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诱因之一。

那么秋季该如何做好相应的养生来避免冠心病呢?郑义主任表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早晨不宜过早起床,中午要适当休息。饮食方面,以清淡饮食为好。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如苦瓜等,可适当吃一些黑木耳、银耳、豆制品、瘦肉、鱼类、鸭肉等,尽量少吃油腻食物。活动锻炼宜在清晨较凉爽时进行,切忌在烈日下锻炼。活动强度要适量,时间不宜太长。当天气闷热时,应减少户外活动。外出应戴遮阳帽并备足水,随身携带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等抗心绞痛药物。

医生提醒广大市民,当发生头晕、黑蒙、心悸、胸闷、出冷汗等不适症状时,应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需立即就医,不要轻易自行服药或观察,以免延误病情。据《千山晚报》

周清,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从事西医内科临床工作三十余年,对内科常见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各种肝病,肺部疾病,胃肠道疾病以及胃镜检查、治疗均有独到之处。曾在上海中山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进修胃镜检查治疗及消化内科。系漯河市消化内科学会委员,漯河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成员。

■简 介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