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创建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9月2日 星期

再生资源回收点治理工作见成效


□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为进一步推进两城同创工作,全面营造干净整洁、管理有序的城市良好氛围,市两城同创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集中整治再生资源回收点专项行动。以治脏、治乱为工作重点,进一步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营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通过“地毯式”专项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日,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市两城同创办联合市商务局等相关部门开展了整治再生资源市场专项行动,对全市再生资源市场进行了清理整顿。在全面摸清辖区整治再生资源回收点经营情况的基础上,为每一家再生资源回收点建立台账,再针对每一家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引导处理。对于无证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点坚决予以取缔。

整治行动中,全市相关部门对所有再生资源回收点的垃圾进行集中清运,达到了场地干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逐户发放宣传页,签订责任书,并制作大型喷绘,以刷写墙体标语和漫画的形式进行宣传,引导群众配合、参与、支持两城同创工作。

记者了解到,全市共有再生资源回收点258处,其中郾城区有205处,占全市85%。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有再生资源回收点21处,目前已对11户无照经营户依法取缔,限期搬迁;对10户有经营执照、经过备案的经营户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逾期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予以取缔。召陵区有再生资源回收点12处,现已全部取缔。目前源汇区的16家再生资源回收点和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的四家再生资源回收点正在整治中。

说起废品收购站,不少市民都感慨万分。家住交通北路的市民赵统告诉记者:“以前路边的废品收购站废品堆积成山,尤其是一到夏天,还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实在是影响市容市貌。现在通过治理之后,环境卫生比以前好多了。”

记者走访位于市区交通北路上的部分再生资源回收点,发现不少再生资源回收点已被取缔,或者已经被搬走,仍在经营的再生资源回收点则是经过整治,干净整洁。不少在附近居住的居民表示,整治后,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没有了吵闹,没有了臭气熏天,彻底告别了脏、乱、差。

市两城同创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在主城区一律不准再经营废品收购业务,对无证经营的更是坚决取缔。“以后市区会以整治后的再生资源回收点为主,保证干净整洁,让市民有一个舒心的生活环境。”

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处再生资源回收点,玻璃瓶整齐地摆放着。

整治后,再生资源回收点摆放着消防器材。

召陵区渭河路一处再生资源回收点整治后。

经济开发区一处再生资源回收点,管理制度已经上墙。

召陵区大河村再生资源回收点整治后。

召陵区大河村再生资源回收点整治前。

召陵区龙塘村再生资源回收点整治前。

召陵区一处再生资源回收点整治前。

相关部门正在治理一处再生资源回收点。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