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9月5日 星期

郝家台遗址:穿越4000年沧桑岁月


在郾城区孙庄乡有一座不起眼的村庄——石槽赵村。在村子的东北角,有一块椭圆形台地,茂密的杨树林将其拥在怀中,大片的玉米地覆盖其上,如果不是一旁矗立的石碑,很难注意到这里就是著名的郝家台遗址。穿过4000多年历史的云烟,曾经的古城早已沧海桑田,只有考古发掘出的大量遗迹和文物,见证着古文明的光辉。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探寻

农田里埋藏的古文明

石槽赵村东北角的沃野,阡陌纵横,玉米茁壮成长,微风吹来,杨树林沙沙作响,仿佛带来了几公里外沙河的温润水汽,令人心旷神怡;鸟语应和着蝉鸣,一派田园趣味。不远处的京广线上,不时有列车呼啸而过,打破田间的宁静,也昭示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将记者的思绪从对4000多年前拉回现实。

这里一片寂静,少有行人。漫步在田间小路上,静谧的氛围中,仿佛时光都放慢了脚步,令记者担心自己这位贸然闯入者是否会惊扰沉睡于此的先民的清梦。

走着走着,面前出现一座石碑。石碑正面“郝家台遗址”五个大字很醒目,并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注。背面的铭文记载了郝家台遗址的简介,据碑文显示:郝家台遗址是一处原始社会晚期河南龙山文化至二里头文化时期遗址,遗址年代距今约4100年~4700年之间。在此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几处早期古代城址之一。它的发现,标志着古老的氏族社会的结束,新的文明时代的开始,对研究我国古代国家的起源具有重要价值。

阅读碑文,记者惊叹于如此平凡的田间,竟有如此厚重的文化,也燃起了对它进一步探寻的好奇心。被黄土掩盖的城址是何时走入人们视野的?这里又出土了哪些珍贵的文物呢?

考证

精美的出土文物

1986年,一队文物考察人员的脚步打破了石槽赵村的平静,他们的目的地是村东北的一块椭圆形台地。

这是一次为配合基本建设而进行的大面积考古发掘,历时两年,先后发掘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遗址内西南部发现有城堡遗迹,大面积成排房基,并有木板地面遗痕。另有窖穴、墓葬、灰坑、陶窑等遗迹以及城墙基和外围防御沟。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222米,东西宽148米,面积近3.3万平方米。现存城墙宽5米,高0.8米。东城墙中部有一个宽8.8米的缺口,可能与城门有关。东墙、北墙和四个城角保存尚好,南墙和西墙分别被破坏。城内发现为数不少的房基、窑穴、瓮棺葬等。该城址据碳14测定并经树轮校正为4606±121年,相当于龙山文化中晚期。

遗址中发掘出很多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墓葬中,成人为长方竖穴土坑墓,无葬具,也多无随葬品,以仰身直肢葬为主,也有少量的屈肢葬。幼儿为瓮棺,以鼎、罐为葬具,用盆和碗扣合。文物出土有陶、石、骨、蚌器数千件,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有少量蛋壳黑陶和红陶。纹饰以篮纹为主,其次是绳纹、方格纹。器纹以矮足鼎、深腹罐、瓶、觚形器为特色,此外还有甗、甑、盆、体、圈足盘、刻槽盆、豆等。陶色、纹饰、器形也因其时代早晚而变化。

1986年,郝家台遗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又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郝家台遗址大部分已被玉米地和杨树林覆盖。

若不是立在路边的石碑,很难找到遗址所在。

溯源

悠久的龙山文化

遗迹的发掘和文物的出土揭开了郝家台的神秘面纱,也为龙山文化书写了新的一页。拂去4000多年的尘土,龙山文化也以越来越清晰的面目浮现在世人面前。

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是铜石并用时代的文化,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在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均有分布,因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1928年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的文化遗存。根据这些发现,考古学家把这些以黑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龙山文化”。

河南境内的龙山文化遗存分布广泛,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种植粟类作物,生产工具多用石、蚌、骨料制造,常见穿孔石刀、石镰、蚌镰、骨铲等,也有木耒一类工具。居民饲养猪、狗、羊、牛等家畜,以养猪最为普遍。制陶业进步,以表面饰有绳纹与篮纹的灰色陶器为突出特征。

除郝家台遗址外,在登封王城岗与淮阳平粮台也发现有城址。河南龙山文化城址的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城市起源及文明起源等问题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纵观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历程,可以说,河南龙山文化孕育发展了中国文明初期的青铜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对象并提供了追寻商文化渊源的线索。

传说

消失的古代寺庙

对龙山文化的了解为我们认识郝家台遗址提供了清晰的脉络,也令记者对郝家台遗址的敬仰之心更加坚定。而对于世代生长在这里的一些村民来说,他们虽然对于遗址的文化背景了解不深,但对当时发掘的场景却记忆犹新。

56岁的高付立家住附近的小高庄村,他告诉记者:“小时候遗址高出四周很多,现在随着耕种已经差不多平了,一里地外的一条河现在也没有了。1986年来了很多专家,在地里拿着刷子刷,我们也不懂,就围着看,看到出土了很多马骨和人骨。感觉那时候的马和人都比现在的高大。”

在石槽赵村,记者也听了到类似的说法,不过相对于郝家台遗址,他们更热衷于向记者讲述一个当地的传说。村民们告诉记者,过去遗址这里有一座庙,曾经香火鼎盛,住着很多和尚。后来寺庙损毁,和尚们也各寻生计,只留下庙中的一个香炉。村民们把香炉拉到地里耙地,被一个路过的南蛮子看到了,南蛮子一眼就认出这个香炉是件古物,便在村子里住了下来,趁着一个月黑风高之夜将香炉盗走。这个传说在村民中世代相传,至于那座古庙是否存在,又是什么原因损毁,就有待专家考证了。

遗址也好,传说也罢,都为石槽赵村增添了文化魅力。但令人惋惜的是,村中的年轻人似乎对这些文化不以为意。一位25岁的赵姓村民向记者表示,他对于郝家台遗址并不了解,因为即便有厚重的文化,对于今天的村子来说,也没有带来旅游资源,村民们也没有因此而受益。年轻人的想法固然有理,但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是以对其的保护和传承为前提。郝家台遗址经历了数千年岁月的沧桑之变,又何必担心其不能闪耀出迷人的文明之光?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