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张玲玲
无论刮风下雨,在市区人民会堂、火车站、三中等主要交通要道的公交站牌处,总能看到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在引导公交车规范进站,他们就是公交引导员,于海博也是其中一位。
“看着乘客乘车越来越文明,公交车秩序越来越规范,我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意义,即使辛苦些也值得的。”9月21日上午,在市三中东侧公交站牌处,于海博这样告诉记者。
努力营造安全有序的乘车环境
于海博今年24岁,当公交引导员已经有两年了。每天早上7点半,于海博准时到达站牌处,疏导早高峰的公交车辆,引导车辆有序进站、规范停靠。
“我们还负责检查车辆卫生,如果存在脏乱差的现象,要责令司机到站后及时清扫;查看车内的灭火器、安全逃生锤等必要的设备是否齐全,并及时做好行车日志,保障乘客的安全。”于海博说。
据于海博介绍,目前公交车进站时要求“靠前、靠边、一步上下”。“也就是第一辆进站的公交车尽量停靠在站牌前面的位置,靠近站牌边沿,公交车与站牌之间只有一步距离,方便乘客上下车。”于海博说,“公交车出站上客或者未进站让乘客下车都是不允许的,拒载老年人、残疾人及现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等行为都要对公交车司机进行处罚。司机的这些行为也都在我们的监督范围之内。”
“以前公交车进站快,乘客跟车跑,很不安全。现在在站牌处等公交车基本没有这种情况了。公交车进站速度慢,而且停靠得方便乘客上下车,服务很到位。”市民周女士说。
“大爷您慢点上车!”看到一位老大爷步履蹒跚地走向公交车,于海博连忙走上前去,扶着大爷坐上公交车。“这也算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尽力为特殊人群提供服务。”于海博说,他把公交引导员的工作定位于服务行业,所以服务好乘客也是他的本分。
工作认真赢称赞
乘坐公交车,经常有粗心乘客落下物品,帮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在无形中也成了于海博工作内容中的一部分。
“小到米油盐,大到房产证、户口本等重要证件,都有乘客在乘车时落在公交车上,常有乘客过来询问,我就会与站点管理人员联系,详细描述丢失物品的特征,再与公交车司机联系,帮助失主寻找物品。”于海博说。
“现在的公交引导员待俺可好了,见俺腿脚不灵活,经常有引导员搀着俺送上车,俺现在出门坐公交车方便多了。”今年85岁的牛大爷乐呵呵地说。
“于海博工作很认真负责,无论什么时候,从来没有抱怨过。”于海博的同事胡彦辉说。
“有公交引导员在站牌处,我们的安全意识更强了,时刻紧绷着安全弦,一点也不容放松。”106路公交车司机侯耀伟说,而且公交引导员监督着车内的卫生,也提醒着他们时刻注意卫生,“现在我们除了掌握好方向盘,还负责整车的卫生,车内保持得很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