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由本报记者王晓东提供
□本报记者 王艳彬
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四个聚焦”工作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为统揽,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持续推进“一区两城一中心”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积极贡献。
转型升级
未来五年,我市将突出转型升级,增强经济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工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我市将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同时,我市将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网络经济强市,抓好项目建设中心任务。
改革开放创新
我市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影响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认真抓好各项改革。突出抓好开放招商,实施招大引强,紧盯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产业新业态、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注重引进支撑一方、带动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应用为主方向,壮大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实施创新项目,完善创新体制,强化人才支撑,全面提升创新能力。
整体推进
推进各项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我市将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更加重视推动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大力弘扬践行漯河精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实施公共文化惠民工程,办好许慎文化国际研讨会,打响中国汉字文化名城品牌,推动贾湖文化发展。我市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拓宽人大代表知情知政、参与决策、依法监督的渠道。完善政治协商规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提高参政议政实效。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保持和增强群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深入推进基层民主。深入开展双拥共建,促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突出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三项重点,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提高法治建设水平。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完善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社会治理主体作用,健全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基层治理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做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城乡统筹
支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多式联运内陆港和临港产业园、文化教育园、都市生态农业园,建设豫中南对外开放和商贸物流中心,形成中心城区发展新的动力引擎和产业支撑,打造全市城乡一体化发展样板区。
建成市区至临颍、舞阳快速通道,推动市区与组团间交通一体、产业链接、功能集成、服务共享,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壮大。全面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垃圾污水处理、供排水、供暖、燃气延伸等地上地下工程。充分发挥我市水资源丰富的优势,规划实施生态水系建设工程,构建河畅、水清、景美的生态水系,加快建设中原水城。
推进城镇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权益。
发展为民
未来五年,我市将突出发展为民,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整合各类资源、资金项目和部门力量,向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倾斜。坚持科学施策、精准帮扶,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必由之路,把促进转移就业作为有效途径,把实施社会保障作为兜底之策,实实在在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确保如期脱贫、稳定脱贫,确保全面小康不落一人。扎实推进就业工作,完善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就业工作,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建立统一的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残疾人、老龄和慈善事业。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保障城乡居民住有所居。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一批专业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院,打造地区性医疗服务中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区公立医院改革任务。完成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