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9月28日 星期

小衣柜折射生活大变化
市民眼中这五年系列报道之 ⑤
9月25日,在市区人民路一家商场,市民在选购秋装。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杨 旭

又到了换季的时候,相信很多市民会感觉衣服不够穿,于是涌入实体和网上的服装店挑选新衣,商家的各项活动也应运而生,服装市场迎来旺季。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不仅要实用,更要美观。这种需求不仅带动了时尚浪潮的刷新,而且催生出一批现实中的“买、买、买”大军和网络上的“剁手”一族。

9月23日晚,虽然不是周末,但市区新天地步行街依然比平时热闹一些。26岁的市民刘雅倩正在一家女装店里挑选服装,她一连试了几件,一边照镜子一边征求同伴的意见,最终挑选了一件淡绿色薄款风衣。“早上骑电动车上班有点凉了,需要穿长袖,可是满满一衣柜的衣服,没有想穿的,所以今天专程出来买衣服。”刘雅倩告诉记者,“这些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衣柜越来越不够用了,可还是感觉衣服不够穿,主要还是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点,跟得上潮流。”

刘雅倩的想法代表了许多市民的心声,而对于店主梁艳艳来说,这是她最喜闻乐见的,她告诉记者:“秋装一早就上市了,最近天气转凉后卖得特别好,这种状况一个月下来能赚几万块。虽然现在网店分流了一部分顾客,但实体店的衣服看得见、摸得着,还是不愁生意的。”

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刺激了衣着消费的同时,也吸引了大量同行涌入市场,竞争也变得激烈起来。同在新天地步行街开服装店的林静告诉记者:“我做服装店6年了,现在这里的店面数量增长了不少,竞争压力很大,我在慢慢地提高衣服的档次,迎合顾客对款式、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现在旺季能赚两三万,但到了淡季,除去房租可能还要赔钱。”

同林静的判断一样,高档货、名牌货越来越受到消费者青睐,这一点在市区各大商场的服装专柜里都得到了体现。在市区交通路一家商场挑选衣服的市民李媛媛告诉记者:“原来买衣服多去街边小店,现在一般会选择来大商场购买,虽然价格贵了一点,但衣服用料好,穿着舒服。”

品牌服装从原来的曲高和寡,到现在的“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悄然变化也让商场尝到了甜头。该商场一位负责人周先生告诉记者:“我们商场2009年6月正式开业至今,累计实现销售26.52亿元。其中,2014年漯河全店实现销售4.72亿元,同比增长3.76%;2015年全店实现销售4.93亿元,同比增长4.58%,衣着类商品在其中所占的比例不小。销售稳步增长的同时,我们也做出了一些调整,增加服装品牌,扩大女装经营面积,精品女装继续升级,一些知名品牌也陆续入驻商场。”

■延伸阅读

近年来,随着市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长,消费朝着便捷、时尚方向发展。在衣着消费方面,重品牌讲实惠、档次提高、网上购物成亮点。市民穿着由追求“耐穿、实用”向成衣化、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带动了衣着消费的增加,一些用料考究、质地舒适、做工精细、款式新潮的品牌服装受市民欢迎。另外,网上购物价格低廉,品种繁多,给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与方便,使得网上购买服装成为消费新亮点。据统计,我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2011年为1991元,2012年为2373元,2013年为2660元,2014年为2868元,2015年为3163元,呈逐年递增的态势。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