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王 培
老旧小区
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在市区人民路水利厅家属院,居民纷纷感叹:整治后的家属院就像换了个新小区一样。整治前的水利厅家属院路面坑坑洼洼,下雨经常有积水,而且小区里还有一个堆积19年的“垃圾山”。2015年12月,源汇区顺河街办事处对水利厅家属院进行了环境卫生改造,清理了“垃圾山”,配备了垃圾桶,硬化了地面,规划了停车位,并加装了健身器材。
建于1995年的双汇路315号小区是典型的老旧小区,没有整治前小区里杂乱不堪,整治后的小区路面整洁、干净卫生。
位于双汇路的棉麻小区经过整治,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环境得到很大提升。双汇路棉麻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王松旺告诉记者,小区以前是砖铺地,上面很薄一层水泥,坑坑洼洼到处是积水。整治过后,道路平坦了,下水道疏通了,路灯也装上了,大家的照明问题也解决了。现在有专人打扫卫生,小区干净多了!
在天桥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记者看到每条小巷子两旁的墙体都被粉刷一新,每隔一段距离还有关于“创卫”宣传的墙体画。居民马仁贵告诉记者,他们这里不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连居民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转变。“环境好了以后,每隔一点距离都有个新垃圾桶,原来随手扔垃圾的居民现在也自觉地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了。环境好了,感觉整个居民的精神面貌也好了许多!”马仁贵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整治前的顺河街办事处泰山南路36号院,楼道外面垃圾遍地,路面坑洼不平。整治后的36号院安装了新的垃圾桶,楼道粉刷一新,路面也平整了。
惠及居民8.6万户
在我市,通过整治实现了蝶变的老旧小区还有许多。为改善老旧住宅小区的环境面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我市从2012年开始启动老旧小区整治工作。2013年上半年,结合全市“创卫”工作,我市又将老旧小区整治工作作为物业服务全覆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马路街、天桥街道、郾城城关镇、翟庄街道进行试点推进。2013年11月,市政府又出台文件并召开专题动员会议,把老旧小区整治工作作为我市“创卫”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并全面铺开。
在老旧小区整治过程中,我市建立了“四级”管理模式,即在“市、区、街办、社区”建立管理机制,形成“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局面,也为老旧小区整治提供了组织保证;采取“四种”整治方法,即开发商整治自建小区,单位整治自建家属楼、家属院,各级文明单位分包整治,各级政府兜底整治,形成合力,为老旧小区整治提供了资金保障;明确“4个”标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老旧小区实际,制定了“地净、路平、灯明、管道通”4个基本标准,以方便群众出行,改善居住环境,受到群众好评;实行“3个5”的服务模式,全面实行简易物业服务。为建立长效机制,在试点基础上,采取业主每户每月交5元,市政府、区政府每户每月各补助5元,缴费模式,培育市场,实现物业全覆盖目标。
在老旧小区整治过程中,我市积极推行物业服务全覆盖工作,截至目前,我市已整治老旧小区(楼院)1100余个,整治面积1000余万平方米,惠及居民8.6万户。
农贸市场
商户经营井然秩序
农贸市场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是市民餐桌上丰盛饭食的原材料聚集地,其环境卫生关系着在城市里生活的每一个人。
随着我市“创卫”工作的不断推进,特别是今年4月打响的农贸市场整治攻坚战,从证照是否齐全、设施是否规范、卫生是否良好等方面入手,对市区农贸市场展开整治行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近日,记者走进市区几家农贸市场,看到市场内干净整洁,功能分区明确,各种食材干净新鲜,墙上挂着捕蝇笼,“三防”设施齐全,商户经营秩序井然。
在沟张农贸市场,道路两边是整齐有序的摊位,路面干净整洁,市场顶棚挂着的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创卫”宣传标语,有的摊位上竖立着宣传标牌,不少市民在摊位前选购食材。在丁湾农贸市场,记者看到这里的钢结构大棚使得市场内宽敞明亮,道路平整、干净,两边摆放着垃圾桶,地面上看不到垃圾,市场按产品类别分为熟食区、豆制品区、综合区、蔬菜区、肉食区,不少商户门前悬挂着捕蝇笼,并配备有灭蚊灯。
采访中,不少来买菜的市民表示,农贸市场整治后更加干净了,买菜也放心了,而且市场内分区明确,买什么都很方便。而一些刚开始对市场整治不理解的商户,在看到自己工作的环境越来越干净,经营秩序越来越好,来买菜的市民越来越多等整治成效后,也自觉遵守规定,文明有序经营。
四项措施效果明显
据了解,随着我市“创卫”工作的不断推进,市区的十个农贸市场得到了很大的改造提升,市场面貌、市场管理、经营条件、经营秩序、环境卫生等有了很大改观。这得益于实施的四项有效措施。
一是抓好“创卫”机制的建立。建立了市工商局、工商分局、工商所、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四级责任体系,修订完善市场综合管理办公室的各项制度,建立起环环相扣、管理规范、责任清晰、追究有力的农贸市场管理制度体系。
二是抓好“创卫”氛围的营造。在市场醒目位置张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漯河精神、市场“创卫”宣传画,免费发放《漯河市民文明行为规范》《文明工商户行为守则》《集贸市场创卫标准》等宣传资料,在农贸市场设置宣传栏、宣传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广泛宣传市场“创卫”和文明诚信知识。
三是抓好教育引导和典型带动。按照证照齐全、经营规范、物品摆放整齐、卫生状况良好的标准,在各农贸市场开展“‘创卫’示范店”争创活动,同市文明办联合举行“文明诚信商户、企业、市场”评选活动。
四是全面加强市场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受降路农贸市场畜禽区二次改造已经启动,近日即可整建到位;育才路农贸市场西半部升级改造基本完工;柳江路农贸市场新建15间门面房已经投入使用;开源农贸市场东大棚采取轻钢隔断的形式,新建12间营业用房,已经全部投入使用;沟张、丁湾农贸市场经过全面的改造,市场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市区十大农贸市场展现在广大市民眼前的是秩序井然、干净整洁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