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10月18日,《漯河晚报》04版头题《指定银行领取黄标车补助惹争议》刊发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读者纷纷同记者联系,热议部门应以人为本、便民利民。与此同时,民生银行漯河分行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部分车主存有误解,市治理黄标车相关部门选择民生银行,是因为需要多个部门联席办公,看中银行能提供办公场地和服务人员的便利,为领取补助资金提供准确无误的金融服务。”
反响:一石激起千层浪
10月18日,《漯河晚报》04版刊发报道《指定银行领取黄标车补助惹争议》后,在漯河日报全媒体麾下《漯河日报》官方微博、手机APP客户端“漯河发布”、漯河名城网、漯河小城生活等平台进行传播,引来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关注、点赞和转载。
据统计,当日上午,仅微信网友点击量就达到5000以上。与此同时,很多读者和网友通过电话、网络留言等形式同记者联系,发表看法和观点:“便民利民才是硬道理!请公开公正报道事实,持续关注,希望给出一个合理解释。”
热议:以人为本便民利民
“市治理黄标车多部门审核通过后,车主只要能提供各自的银行卡号,补助资金直接打卡里不就完事了!这么简单的事,非要绕弯子再办卡,这不是以人为本、便民利民!”10月18日,在阅读完本报的报道后,居住在市区泰山路中段的区文化部门退休老人郭老师同记者取得了联系,他这样说道。市网络界代表人士联谊会负责人给记者留言表示:“纪委正在专项治理银行与涉及公款账户利益输送问题,在这个背景下,这篇报道更有分量!”对党报敢于担当和实施舆论监督,大加赞赏。
解释:车主有误解 提供安全金融服务
10月19日下午,民生银行漯河分行一行三人来到本报,就本报的报道进行了解释说明:该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由于民生银行与废旧车回收部门距离较近,而且能提供宽敞的办公条件和服务人员,利于市治理黄标车多部门联合审批,以方便市民,保障车主准确、安全领取补助资金,所以经相关部门综合考虑后出台此规定。“银行开展此项业务更多的是展示社会责任,并没有从中盈利。”民生银行有关负责人最后告诉记者,他们随后将向每位车主解释到位,避免误解。他说:“银行都是免费为每位车主办卡,钱到账了,我们会给每个车主发短信,哪儿都可以取,不收取任何手续费。”
“事关民生的审批事项,优化办事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公开办事承诺,接受群众监督。”昨日下午,记者同市党风政风监督室取得联系,工作人员详细记录了记者的反馈情况,表示将及时向领导汇报,关注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