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品味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10月20日 星期

聆听生活之美


□邓勤

羊大为美,鱼羊为鲜,古人在造字时,就加入了自己的味觉感受。民以食为天,吃饱肚子总是放在首位,足见古人对食物的重视。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里的美,可以指美食、美味、美景、美色。一句话,凡是能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受的,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美。有时候,美的标准既有大众的普遍标准,也有个体的私人标准。譬如情人眼里出西施,这句话就很值得玩味。

这种感受是怎么产生的呢?美学家朱光潜说,你在内心先酝酿成一个尽善尽美的女子,然后把她反射到你爱的人身上,你所理想的女子的美点她都应有尽有,所以你爱的人其实不过是寄托精灵的躯壳。你只见到精灵,所以觉得无暇可指;旁人冷眼旁观,只见到躯骸,所以往往诧异道:“他爱上她,真是有些奇怪。”一言以蔽之,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的自然。

美的欣赏也是如此,也是把自然加以艺术化。所谓艺术化,就是人情化和理想化。不过美的欣赏和寻常恋爱有一个重要的异点。寻常恋爱都带有很强烈的占有欲,你既恋爱一个女子,就有意无意地存有“欲得之而甘心”的态度。美感的态度则丝毫不带占有欲。一朵花无论是生在邻家的园子里或是插在你自己的瓶子里,你只要能欣赏,它都是一种美。

可见我们不仅要爱美,还要学会欣赏美,这直接关系到我们个人的幸福指数。美是客观存在的,美即是生活,前提是我们得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厚积落叶听雨声》是美学大师朱光潜经典作品精编,收录《谈美》、《谈修养》、《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家喻户晓的篇目,选编了《生命》、《慈慧殿三号》、《后门大街》等经典散文佳作,更特别精选了近60幅东西方艺术名作,精美图文,解读大师毕生思想精华。

朱光潜说,人的最聪明的办法是与自然合拍,如草木在和风丽日中开着花叶,在严霜中枯谢,如流水行云自在运行无碍,如“鱼相与忘于江湖”。所谓人与自然合拍,就是人要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而不能总是想着去改天换地。改变自然面貌容易,但是要想恢复自然最初的模样,我们可能需要付出数代人的努力。在朱光潜的《花会》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于成都人的生活方式是很赞许的。“成都整年难得见到太阳,全城的人天天都埋在阴霾里,像古井阑的苔藓,他们浑身染着地方色彩,浸润阴幽、沉寂,永远在薄雾浓云里度过他们的悠悠岁月。花会是成都人的惊蛰期。无论如何,到花会来的人重要目的并不在看花而在凑热闹看人。”这颇有点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乎山水之间的意味了。

在这个叫嚣扰攘的世界里,你要做的,不过是发现生活之美。经历过不美的岁月,置一个聆听的位置;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醒来。“厚积落叶听雨声”启示着一种便捷而珍贵的生活美学,那就是预先为美准备好播种、发芽、生长的“苗圃”。真正的美极为柔弱,却不可征服。于此时、此身、此地,像草木虫鱼一样,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