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时评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

无性别公厕 怎样才能减少尴尬


□谭 敏

为进一步科学配置公厕男女厕位比,解决女性如厕排队时间过长问题,上海在位于浦东新区的一片公共绿地内试点建造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即没有性别限制的厕所,预计将于下月中旬正式投用。(澎湃新闻网)

在景区、车站、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经常会出现女厕排长队、男厕无人使用的情形,无性别公厕可以科学配置公厕男女比例,减少等候时间,提高使用效率,是一件好事,也体现出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

可是,也有不少人对此表示担心,无性别公厕会不会容易引发犯罪?会不会让人觉得很尴尬?试想一下,确实如此。一旦内急,又需要排队等候时,男女混在一起,不自在是人之常情。但仔细想想,我们在火车和飞机上,使用的也都是无性别公厕,这种尴尬好像并不存在,也不会让人产生是否会引发犯罪的担忧。为什么呢?其实跟两个因素相关,一是公厕单间全封闭。这样不会有隐私泄露的危险,也减少了尴尬。而一般的公厕为了通风采光的需要,总是在上下留有一定空间,密闭性不够,就难免让人担心会不会有人窥视。二是设在人流量很大的公共场合。这样的地方需求更大,而且来来往往的人很多,犯罪可能性减少了,安全感自然就增加了。

当然,可能一急起来,大家也顾不上那么多。不过,既然“公厕革命”是满足人们追求更加卫生、便利和舒适化的如厕需求,也是作为城市文明的细节体现,那么,在无性别公厕的设计和选址上,不妨做更精细化的考虑。个人认为,不宜选在环境虽优美、但人流量不足的公园和绿地内,一是没那么大的需求;二是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反而是人流密集的景区、商场、车站等地方更合适。此外,无性别公厕的设计应该跟传统封闭式的公厕不同,如厕区尽量全封闭,等待区尽量全公开,这样才能减轻男女同厕时心理的不适感,也更加安全。

(请本版作者速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