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创建特刊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10月28日 星期

9月份创建攻坚之星和红旗单位
张建召:营造舒适就医环境

编者按:

为推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攻坚突破取得更大成效,近日,市委组织部在重点工作攻坚一线开展“火线比贡献、攻坚争先锋”活动,激励先进,树立榜样,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掀起重点工作攻坚突破高潮。开展“争当攻坚标兵和攻坚突击队”“我为攻坚献良策”“晒工作比成效”等活动,搭建工作信息平台,实行“周通报、月评比、季总结”,对表现优秀、工作成绩突出的进行通报表扬,对不能胜任工作或不遵守纪律且造成一定影响的,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整,并严肃追究责任。同时,根据日常考核和“周通报、月评比、季总结”情况,每月评选“星级个人”“红旗单位”,每季度评选“攻坚先锋”“攻坚先锋队”,活动结束后表彰“十佳攻坚先锋”“十佳攻坚先锋队”“建言献策奖”。今天刊发的是评选出的9月份攻坚创建之星和红旗单位。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张建召是市二院后勤科科长,在创建工作中,他既是宣传员,又是指挥员和战斗员。

张建召说,创建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加班加点工作对于他来说是常事,中午基本上没有时间回家休息,晚上常常是大家都下班了他才回家。

此外,张建召还组织医院创建小组成员每天进行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每周开展卫生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每月通报全院卫生检查情况,奖优罚劣;积极组织各种卫生整治、宣传等活动;对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卫生死角,清理“四害”滋生地,防止病菌滋生;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各项规定,医疗废物警示标志醒目,医疗废物收集容器、包装符合要求,医疗废物暂存设施按要求消毒清洁,按要求交接转运到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及时更换维修灭蚊灯,对医院的各病区、科室、库房、绿化带、厕所、排污道口、生活垃圾处等进行检查,并定期进行集中消杀。

记者见到张建召时,他正在擦拭楼梯扶手。

王洪超:不知疲倦的“小铁人”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虽然只有26岁,上班才两年多,但是工作足迹已经遍布辖区13个城中村的大街小巷和全区588家“七小”门店,他因此被人们称为“小铁人”。他就是湘江路新区管委会创建办主任王洪超。

2015年2月,王洪超进入湘江路新区创建办工作,负责基础条件最差的燕山路和珠江路朱庄村段“七小”门店整治工作。片区内110家门店,他每天至少要挨家挨户走访两遍,向店铺老板讲解办证和规范流程,同时对有困难的店铺他亲自为他们整理办证相关资料。经过一个半月的整治,110家“七小”门店达标。验收中,他负责的燕山路成了开发区“七小”门店示范街。

在漓江路南段沿街“七小”门店整治中,正常要半个多月才能完成的任务,王洪超带领相关工作人员连续奋战三天,沿街门店顺利达标。在对辖区内的朱庄村和黄岗新村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中,他带领有关人员日夜工作,用10天时间,使这两个村旧貌换新颜。

王洪超在为辖区七小门店发制度牌。

时玉梅:为市民菜篮子护航

□文/图 本报记者 王 培

10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育才路农贸市场,见到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育才路市场服务所所长时玉梅时,她正在市场内一遍遍巡回检查。对于育才路农贸市场的商户们来说,最熟悉的就是时所长了。时玉梅每天迎着路灯出发,第一个到市场,安排一天“创卫”任务,晚上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深受市场商户和同事的尊敬和称赞。特别是在9月份的创建攻坚阶段,她带领全所人员放弃节假日,每天早上5点到晚上9点,坚守在工作岗位。

针对育才路农贸市场蔬菜批发户较多及市场西区人流量大、三轮车辆多的情况,时玉梅每天清晨4点半从家出发,5点前对市场西区的车辆进行规范;对市场的活禽区下水道、小广告、卫生死角、乱搭乱建、乱扯乱挂、墙面粉刷、车辆规范等工作,都认真细致地对照创建标准,查漏补缺,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尽心尽力。育才路农贸市场在9月份创建冲刺中被评为市区四大标杆市场之一,时玉梅也被评为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创建先进工作者。

时玉梅在市育才路农贸市场内巡查。

孙传佳:不辞辛苦灭“四害”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年近50岁的孙传佳在郾城区爱卫办工作。他认为,宣传动员不怕磨破嘴,检查督办不怕跑断腿。他细学管理条例、办法、行业标准等,凭着一股钻劲,掌握了国卫标准的各个环节要点。他干一行精一行,每个行业怎么查、缺什么、怎么补,他了然于心。

以前蚊子、老鼠特别多,市民们晚上都不敢到小区里走动。一些市民对以前小区的脏乱差印象深刻。为改变这一状况,孙传佳经常走街串巷,逢院必进,每天步行几万步,对农贸市场、居民小区、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公厕、垃圾中转站等重点部位进行排查治理,检查捕蝇笼使用及管理、蚊幼消杀等情况,目前辖区内共建设毒饵站5370个,悬挂捕蝇笼6646套,共投放灭鼠类药物1978千克,灭蚊蝇类药物2615千克,灭蟑螂药物264千克。郾城城区鼠、蚊、蝇、蟑螂的控制密度均达到了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现在辖区里蚊子苍蝇少了,住着舒服多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孙传佳难掩心中的喜悦。

孙传佳在小区检查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设施。

王永健:坚持奋战清扫第一线

□文/图 本报记者 杨 旭

2015年11月,王永健调任机械清扫车队队长。上任之初,他凭着勤奋钻研的精神,在不长的时间里,他便由“门外汉”变成业务上的“行家里手”。

扬尘治理工作开展以来,王永健带领机械清扫车队日夜攻坚,留下了一些感人故事。一次雨后,铸造厂家属院附近的路面堆积了大量淤泥,为尽快清理路面,从凌晨5点到中午12点,他带领几名司机,在现场一点一点清理,连续干了7个小时没有休息。

进入4月份后,由于工作量的增加,机械清扫车队的车辆从10台变为60台,司机也从十几人增加为70人,其中大部分是新人。为此,王永健在第一次司机全体会上就表示,自己在工作中会以身作则,公平对待每一名同志,并愿意接受大家的监督。

没有壮举,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王永健靠自己对环卫事业的热爱,默默奉献着,用真情实意、言传身教带着他的队伍,谱写了一曲环卫人之歌。

(下转08版)

王永健带领他的机械清扫车队攻坚克难。

班自亮:创新规范夜市管理

□文/图 本报记者 王艳彬

出台夜市规范化管理办法,创建夜市管理微信群,建立夜市管理考评办法……负责全市夜市管理工作的市建委城建科副科长班自亮创新管理方法,使我市夜市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班自亮按照创建工作要求,起草出台了《漯河市夜市管理办法》和《漯河市夜市摊点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全市夜市步入规范化管理。他带领人员取缔有烟烧烤221家,取缔马路市场、占道经营、出店经营550家,市容环境明显改善。他创新督导方式,建立夜市管理微信群,牺牲休息时间,每天晚上组织人员对全市夜市开展督导检查,发现问题通过夜市群进行发布,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并反馈情况。他要求各区实施常态化管理,建立配套的夜市管理考评办法,设置管理公示牌,明确责任人,公示执法人员、保洁人员姓名电话,制定管理人员工作台账,做到入场前检查、经营中巡查、收市后清查,及时发现纠正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我市夜市管理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彻底改变了夜市脏乱差现象。

班自亮在检查破损的广告牌。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