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点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11月1日 星期

家庭医生真的来了
家庭医生,曾被视为“高档的生活方式”,如今正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那么,为何要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能做什么?居民签约后能得到哪些服务和优惠?有了家庭医生,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吗?

我市为基层乡村医生建的诊室。

居民签约后能享受哪些服务

和家庭医生签约后,到底老百姓能享受到哪些服务呢?

“按照签约协议规定,签约医生服务团队向签约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同时,完成政府要求的其他服务内容。”崔会岭说。

据介绍,具体的服务内容首先是基本医疗服务,就是加强对签约对象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中西医诊治;指导签约对象选择适宜的就医路径、合理用药;为签约对象提供转诊服务,帮助预约上级医院专家诊疗。

其次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即以签约对象需求为导向,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以65岁以上老年人、0至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病患者、残疾人等为重点服务对象,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和我市相关规定,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任务。

最后还有健康管理服务。就是根据居民健康状况和需求,提供中西医健康咨询、健康监测、健康评估、康复指导等综合、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指导帮助签约服务对象开展自我健康管理。利用中医药优势,发挥中医药在健康管理服务方面的作用。

D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居民生病 医生上门问诊

10月26日下午,天气湿冷,接到家住万顺街吕秀妮老人的电话后,召陵区万祥街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王卫峰立即带上血压计、听诊器和血糖仪等诊疗器材,又从药房拿了一些药物,就来到了吕秀妮老人的家中,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

“我今年79岁,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可是腿脚不灵便,平时量血压、测血糖、拿药、打针,多亏了咱社区的王医生,他平时有时间就来给俺看看。”吕秀妮老人告诉记者,平时儿子忙,家中只有她和老伴。“看到俺俩年纪大,每隔一段时间,王医生就给我们来做检查、送药,平时感觉哪儿不舒服就打电话向他反映。”

王卫峰告诉记者,在没有进行签约服务之前,其实,社区医生就是百姓的家庭医生,社区医生就是要让社区居民享受到更好更便利的服务。王卫峰的社区服务站建站以来,就对辖区及附近的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五保户等,免费健康咨询、免费体检、免费建立健康档案,免费出诊,免费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和定期随访。

在天桥街办事处及居委会的大力支持下,王卫峰站长带领医护人员手提心电图机、血压计、听诊器等深入老人家中,逐一对老年人进行了登记、体检、建档,使社区老人足不出户就享受了方便免费的体检服务。目前,已免费为辖区老人建档3985份,为近800位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实施每年回访、免费测血压、测血糖、开义诊处方。

“为了方便出诊,我的手机都是全天24小时开机,随时解答居民健康方面的咨询问题,遇到突发状况及时指导。”王卫峰说,不论刮风下雨,只要有病人打电话,他就立即出诊,从不耽搁时间。“我们正在进行签约服务的准备工作,签约后,我们会根据居民的需要随叫随到,提供更好的服务。”

“像王卫峰一样,目前我市越来越多的医务工作者承担着家庭医生的角色,为身边的居民提供及时、贴心的健康服务。”市卫计委基层卫生科崔会岭科长告诉记者,当前我市推行的居民和社区医生“签约服务”,将更加规范这种家庭医生的服务模式,让每个人享受到更加贴心、快捷的服务。

社区医生在为居民免费诊疗。

A

家庭医生助力分级诊疗建设

市卫计委基层卫生科崔会岭科长向记者介绍,目前签约服务主要体现在基层首诊,患者因疑难杂症经大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术后康复、复健可转回基层,由家庭医生负责帮助康复。“这既有利于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也有利于让群众感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在社区基层,医疗不仅仅是看病,更多的是防治一体,不仅提供基本医疗,还提供公共卫生服务。”郾城区卫生局办公室主任党静认为,社区医生与居民“手拉手”,还可以有效推进防疫、保健等知识的普及,有助于居民健康意识的提高。

目前,由于大医院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满足大批的就医需求,同时患者对于就医渠道的不熟悉,以及就医挂号种类的不清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看病难”的困境。而在党静看来,这恰恰是家庭医生的优势所在。

“家庭医生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初步诊疗,小病当场治疗,大病或是疑难杂症及时上转。”崔会岭说,“家庭医生最终的理想模式是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如今,王卫峰曾经帮助过的患者中有不少都和他成了朋友,许多居民搬迁至其他地方后,还特意转几趟公交来他这儿就诊。“有了信任,医患关系就好处理了,未来家庭医生的发展会更好。”

崔会岭说:“开展分级诊疗等系列改革方向正确且明确,当前重要的是在政策调整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的服务和技术水平,真正使资源‘放得下、接得住’,老百姓主动签约,合理分流。目前,卫生部门实施的签约服务、‘369人才工程’‘362行动计划’等,都是为分级诊疗做的前期工作。”

B

期盼家庭医生惠及更多群众

“政府给我们补助盖了两层六间正规的卫生室,又每年对我们进行培训,还在职称上向我们一线基层人员倾斜,现在我们越来越有信心扎根农村服务乡亲了。”10月27日,谈起正在推行的签约服务,舞阳县北舞渡镇黄庄村卫生所的负责人兰春艳告诉记者,黄庄卫生所担负着4个自然村共1600多口人的卫生服务工作,目前签约服务推行进展顺利,乡亲们对此也很接受。

“让兰春艳有信心扎根农村医疗服务乡亲的决心,是来自于政府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大力支持。”崔会岭说,家庭医生不仅可以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等合理提高收入水平,增强了开展签约服务的积极性,还有就是待遇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少了。

据了解,我市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建设,除了大力扶持硬件设施,在编制、人员聘用、职称晋升、在职培训、评奖推优等方面重点向基层全科医生倾斜,将优秀人员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范围,增强全科医生的职业吸引力,加快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签约服务水平。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高、中级岗位的比例,扩大职称晋升空间,重点向签约服务考核优秀的人员倾斜。

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居民可自愿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拥有自己的“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并免费享受慢病管理等服务。我市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和分级诊疗、签约服务试点市,2016年城市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签约率不低于30%,农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签约率不低于70%,逐步扩大居民健康签约服务覆盖面。到2020年,实现每个家庭拥有一名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拥有一份电子健康档案。今后要逐年提高签约率,创新服务模式,市县签约形式与服务内容的统一。

E

家庭医生能做什么呢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的实施意见,在城乡普遍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我市作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城市和分级诊疗、签约服务试点市,这项工作目前已开始实施。”市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是整合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资源、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巩固扩大医改成效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分级诊疗、实现有序就医的重要抓手,对于建设健康漯河、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满足群众健康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我市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坚持政策引导、城乡统筹、家庭签约、分类管理的原则,以老年人、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为优先签约对象,注重贫困人口签约服务的政策倾斜,创新服务理念,健全运行机制,注重有效签约,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在服务模式上,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建立长期、稳定、信任的契约服务关系,并为签约对象提供便捷、贴心的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采取“签约医生+服务团队+支撑平台”的层次化契约服务模式,开展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签约医生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乡村医生担任,负责日常签约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是居民健康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

“其实,签约医生的服务是以团队的形式开展的。”崔会岭说,城市签约服务团队主要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含中医类别医师,下同)、护士、公卫医生、妇幼保健人员等组成。农村签约服务团队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护士、公卫医师、妇幼保健人员和乡村医生等组成。支持二级以上医院医师通过对口帮扶、多点执业等形式参加服务团队。鼓励推广上市“1+1+1”签约服务模式。签约服务的支撑平台是整合共享区域医疗卫生资源,依托二、三级公立医院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加强区域医学检验、影像诊断等远程医疗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区域协作医疗和卫生信息平台的优势,为签约服务提供技术支撑。

C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