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1月2日 星期
舞阳县章化乡后古城村建文化长廊、修休闲广场
村容村貌大变样 历史名村展新姿


章化乡后古城村新建的文化墙。

□文/图 本报记者 张晓甫

宽阔的法制街横跨南北,1公里多的法治文化长廊依河而建,1200多平方的文化大广场成为村民生活的娱乐地……舞阳县章化乡后古城村是该县知名的历史文化名村,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容村貌变化大

“这就是我们村的法制街,”村支部书记常天增指着眼前宽4.5米,长1公里多的水泥路自豪地告诉记者。

道路两旁的村民民房墙体被全部照白,上面印着一个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墙体画。黄白相间的色彩搭配,让整个村子显得更加整洁、漂亮。

“以前一到下雨天,上个小学都得穿胶鞋。”村民张国民告诉记者,村北边的后古城村小学紧邻在河堤下面,遇见连阴天,雨水就顺着河堤向村子里灌,这条村里的主干道变成了难行的大水塘。“大坑小坑一个接一个,压根没法过人。”张国民说,因为这村里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到乡里的小学就读。

去年该村在市司法局的协调下,先后把村内的道路全部建成宽阔的水泥路,专门在村里建成了一个文化广场。

记者行走在村主干道上,只见在一个宽阔的广场上,几个孩子正在打乒乓球。“这个文化广场是孩子们的乐园、大人的健身场地。一到晚上就有人在这里跳广场舞。”常天增告诉记者。

在村庄的河堤上,一排红框黄底的法治文化长廊十分醒目,上面有村子的历史传说、法制典故等。

张国民等人告诉记者,原来的河堤杂草丛生,全是土路。现在这段被建成了一条长1公里多的法治文化长廊,河堤上还专门砌起几个凉亭。“这样的环境让整个村子显得更加有底蕴,有内涵。”常天增说。

要申办省历史文化名村

后古城村历史悠久,村内有东不羹城遗址、石头岭、石墓潭等历史遗迹,2000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村容村貌改观后,村民的法治理念也逐渐提升。“以前村里有人在地里挖到财宝就据为己有,甚至偷偷地贩卖。现在在地里农忙一发现啥古董,就直接报给村委会,价值大的东西立即上交。”常天增告诉记者。

对于村子未来的规划,常天增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准备相关材料,申报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未来几年,该村将在石墓潭和长达1公里的石头岭遗址地,依据村城墙和环绕村一周的寨坑,引沙河水入村,建设2.1公里的环村古城墙。利用村周边的护城河种植荷花、菱角等,建设沙河野生鱼养殖基地和标准化垂钓中心,在沿河150亩风景秀丽的河滩地建设杂果种植基地,在村北和沙河之间建立后古城村文化展览室和农家乐游玩中心,把优秀的东不羹城等历史文化发扬光大。

东不羹城为春秋时期楚国北方的一座重要的边塞要城,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据《左传》记载:“楚筑不羹,有东西二城,此或其东城也”又“楚筑二不羹,屯兵以拒中夏,此东城也”。

石头岭初为羹国所筑,后羹国于公元前518年左右被楚所灭,石头岭成为楚国屯兵以拒中夏要塞。

石墓潭是为防水患,在城墙西北角筑建了长1公里的巨石大坝,坝下为深潭,传说为楚平王墓。

■延伸阅读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