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海防 实习生 刘 一) “今天来到漯河,觉得人们很热情,风景也很美,虽然外面雨下得很大,但是我还是很开心来到这。”来自乌克兰的艾丽娜满脸笑容。
11月7日,立冬,阴雨绵绵,一群充满青春朝气,来自不同国家的小伙、姑娘们丝毫没有受到影响,一路上欢歌笑语,好不热闹,来到字圣许慎的故乡,感受漯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了解汉字文化的魅力。
上午10点半,在市区许慎文化园二楼演播厅,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汉字文化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新师资培养基地揭牌仪式暨国际汉语教师培训学院签约仪式举行。现场座无虚席,随着红色的绸布缓缓打开,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生代表向许慎文化园捐赠了图书资料。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凤林激动地说:“很高兴能和漯河开展各方面的合作。我们之所以来到漯河开展活动,与许嘉璐先生的倡导是分不开的。许嘉璐先生多次来到漯河考察,还捐赠了他的藏书。这次我们也带了一些字典捐给许慎文化园。希望通过这次活动,留学生们喜欢上汉字,甚至对汉字着迷,不再感觉汉字难学,汉字难写。”
担当这次活动志愿者的漯河医专一年级学生郑皓锐告诉记者:“很高兴作为志愿者为留学生们服务。在车上,我给他们讲解了咱们漯河美丽的沙澧河风景区,以及许慎文化园。由于他们还不是精通汉语,因此我耐心地给他们讲解,让他们了解漯河。通过这两天的讲解、交流,我也增强了我的社交能力。”
11月8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480名留学生、研究生和教师,包括来自40多国家的约380名留学生,将到双汇集团、神州鸟园、沙澧春天生态庄园等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