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见习记者 李文姣
玩走线游戏。
上户外课。
和家长一起做实验。
幼儿入学后家长们总会有很多不放心: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如何?一天怎么度过?老师教得怎么样……为了让家长全方位地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11月3日,召陵区区直幼儿园(以下简称区直幼儿园)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入园了解幼儿生活及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让家长走进课堂
据了解,为了避免到园家长过多造成拥挤,影响校园外交通,区直幼儿园将家长们分为四批,分别在两天内的上午和下午到幼儿园参加活动。11月3日上午7点多,第一批参加活动的家长准时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与孩子一起入园。有了爸爸或妈妈的陪伴,孩子们异常雀跃。吃过早饭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幼儿园的小操场上散步、活动。饭后散步是区直幼儿园一直坚持的活动。每日三餐后,老师们都会让孩子们稍微活动一会儿,呼吸新鲜空气,促进消化。
上午9点,孩子们进入教室开始上课。在区直幼儿园,每个班级在上课前都会进行三四分钟的“走线游戏”。随着舒缓流畅的背景音乐,老师带着孩子们沿着教室里画好的线路慢慢行走。对于中班以上的孩子,老师还会准备一些串铃、蜡烛这类小道具。孩子们手拿道具在走路的同时保证手中道具的稳定。
区直幼儿园园长洪歌向记者介绍了这种教学方法的意义。洪歌说:“走线活动是我们幼儿园每个班级上课前都会进行的小游戏。走线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平衡感。在走的过程中孩子们的情绪会很快平静下来。走线能帮助他们很好地进入课堂状态。在走线之后,孩子们的课堂注意力会明显提高。”
让孩子快乐成长
区直幼儿园的教育宗旨是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玩耍、快乐成长。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幼儿园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将游戏融入课堂,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
走线结束后,老师们还会带着孩子们做一些趣味性很强的小游戏。这些游戏往往暗含一些生活小常识、做人做事的小道理。孩子在游戏中接受一些浅显的知识。在蒙二班,老师为小朋友们讲述了《三只小猪》的故事,并让孩子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老师尊重孩子们的意愿,让他们自主选择角色和同伴。生动的角色扮演让孩子们迅速进入游戏状态。
接下来就是各班分组上课的时间,老师们根据自己班级的情况分组为学生上课。数学课、美术课、感知课、实验课等课程让孩子们学中有玩。单单是数学课,老师们就延伸出“数字找朋友”、“数字分组”等小游戏。趣味十足的课堂让孩子们在上课时十分投入,无论大小都没有走神的。有室内课自然就有户外课。区直幼儿园的“运动包”里有几百种游戏和运动,可以让孩子们每天都玩不同的游戏,锻炼幼儿园的肢体协调度,提高运动能力,增强体质。洪歌说:“我们幼儿园每学期都会举办这样的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家长放心,也是为了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习性,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理念。这种活动可以更好地进行家园互动,让孩子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