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记者节,是属于所有新闻媒体人的节日。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除了一定的理论功底,更需要长期的实践。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些与记者有关的电影,来窥探一下记者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素质。
平衡工作与生活
《媒体先锋》
尽管《媒体先锋》上映于1994年,在互联网发达的今日,媒体的工作方式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工作性质其实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
《媒体先锋》的故事发生在24小时之内,工作和家庭两条线索并行。这部影片基本展现了媒体人的日常工作:办公室里电话此起彼伏;记者或外出跑采访或在办公桌上埋头写稿;编辑为了稿件的措辞一遍遍推敲。正如主编所说:“新闻这一行,每天都是从零开始”。
除了展现工作状态,影片对于媒体人的个人生活也给予了比较现实的描述:不规律饮食、嗜烟、腰疾等职业病;由于媒体人工作时间不定,工作与家庭生活难以平衡,与家人的矛盾也常常是一触即发。
《独家新闻》
用生命追求独家新闻
新闻行业有一句话叫“人无我有,人有我快”,“人无我有”讲的就是争夺独家新闻。《独家新闻》用一个离奇的故事,讲述了新闻人“用生命在追求独家新闻”的新闻理念。
片中,斯嘉丽·约翰逊饰演一位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她实习过程中,遇到了一位资深记者的鬼魂,这位记者为了追求独家新闻而遭遇杀身之祸,为了爆炸性的新闻不被埋葬,他死后重回人间,想借助斯嘉丽·约翰逊之力,将新闻挖掘出来。年轻的准记者面对独家新闻的诱惑,决定独入虎穴,与坏人斗智斗勇,涉险挖掘真相。最终,斯嘉丽·约翰逊历尽艰险,得到了她的独家新闻,将真相公之于众。
《欲盖弥彰》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
《欲盖弥彰》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年轻记者为了要出人头地,不惜捏造新闻,最终败露的故事。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当为了追求报纸销量、网站点击率、个人名利而改编甚至捏造新闻时,新闻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这样的行为也终将被披露并受到唾弃与指责。
《十日拍拖手册》
为获得资料大胆体验
《十日拍拖手册》是一部比较轻松的爱情电影。片中的美女安蒂是一家时尚杂志的专栏作家,负责撰写“恋爱指南”之类的情感文章。某天,主编给她派了一个棘手的任务:搜集怎样甩掉男人的第一手资料。因此,安蒂必须在十天之内找到一个男朋友,然后再甩掉他。安蒂看上了在广告代理公司工作的本杰明,磨刀霍霍,准备实施她的计划,他们开始了真真假假的爱情游戏。
作为媒体人,很多时候需要一手资料,对于很多事情需要亲身体验和多方考证,才能够写出符合事实的内容带给读者。
《搜索》
职业道德值得反思
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部由陈凯歌导演,姚晨、高圆圆、赵又廷主演的电影,便讲述了记者为了追求新闻效果,而进行“人肉搜索”、恶意放大新闻的故事。
高圆圆饰演的叶蓝秋在获知自己罹患癌症之后,心灰意冷地上了一辆公交车,沉浸在惊愕与恐惧的她,拒绝给车上的老大爷让座,引发众议,这一过程被电视台实习记者杨佳琪用手机拍个正着。佳琪将新闻火速交给准嫂子陈若兮,凭着新闻主编的敏锐嗅觉,若兮将此新闻恶意放大,从而引发了一场社会大搜索,集体讨伐叶蓝秋的道德沦丧。
新闻讲求新闻事实,但局部的事实并不代表整体的事实。姚晨饰演的记者为了追求新闻效果,将局部事实无限放大,最终为新闻当事人带来了不幸的结局。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并不少见。《搜索》所探讨的新闻道德,值得所有媒体人反思。
延伸阅读
这些电视剧中也有记者形象
《情深深雨蒙蒙》中的何书桓、杜飞
琼瑶一向具有理想化的特点,她塑造的记者形象也不例外。何书桓家庭条件好,人长得帅,还有正义感,能文能武,是个完美的人才,就连黑社会老大秦五爷见了都想挖他过来为己所用。
何书桓和朋友杜飞想写篇人物通讯,采访黑社会老大秦五爷,打了好几次群架,不但躲过了各种陷阱,而且还打来了爱情;他因反抗日本人被捕,秦五爷前去营救时,他希望所有关押的无辜百姓全都能释放,这样心系百姓的记者让人肃然起敬,不过角色设计带有知识分子的理想化,不太切合实际。
《缘尽今生》中的方玲
《缘尽今生》是一部老新加坡电视剧,由范雯芳主演,讲述了女记者方玲在调查某事件过程中,发现罪魁祸首竟然就是抛弃她的亲生父亲。一系列恩怨之后,最终方玲成了商界女强人。这部电视剧记者职业只是个点缀,焦点离不开港剧惯用的离奇身世,豪门恩怨,商界斗争等套路。
《编辑部的故事》中的冬宝、戈玲
这部电视剧讲述了《人间指南》杂志编辑部里,六个性格各异却都善解人意、乐于助人的编辑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描写他们与社会发生联系后产生的形形色色的人生故事。剧中的葛优口才倍儿棒,特爱贫,妙语连珠,不亚于现在的《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里的人物。这部电视剧的编剧是大名鼎鼎的冯小刚和王朔,而导演正是曾经执导过《奋斗》的导演赵宝刚。
晚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