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
雾霾来袭,漯河遭遇今冬首个重度污染天气
我市启动一级应急管控

11月13日早晨,两名市民走到市科教文化艺术中心的广场前,只见远处的建筑笼罩在雾霾中,若隐若现。
本报记者 李林润 摄
11月13日早上,雾霾严重,市民与交警都戴上了口罩。
本报记者 李林润 摄

“月朦胧,鸟朦胧,空气雾霾浓;楼朦胧,桥朦胧,喉咙有点痛。”“站在马路这边,看不到对面的信号灯,这路,我走还是不走?”昨天早上,网友“蓝色海洋”在微信朋友圈的这几句吐槽,引发不少网友转发。

昨日的漯河,遭遇了雾霾来袭,清早能见度小于50米,而霾情也比较严重,出现重度污染天气。面对这样的天气情况,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迅速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一级应急管控措施。

□本报记者 王 辉 李林润

【天气】 雾霾来袭,空气质量下降

昨天清晨,不少市民推开窗户,发现户外已经成了白茫茫的一片。记者站在新闻大厦看几十米外的会展中心都是模模糊糊,最严重的时候甚至看不到。

早上8点多,记者从市气象局获悉,大雾从11月12日晚上就开始形成,13日早上5点30分,他们就发布了大雾红色预警,我市多个地方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强浓雾。这样的天气条件,对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极为不利,加重了霾情。

“11月12日晚上我们监测到的空气质量指数一度达到298。”市环保局大气办的值班人员告诉记者,11月12日上午11时,我市空气质量急剧恶化,环境质量指数在短短的3个小时内从83飙升到225,空气质量从良好发展到重度污染。

雾霾天气笼罩在上空,一直持续到昨日上午将近10点,太阳出来,能见度趋好,大雾逐渐消散。但是霾却没有走,空气质量指数一直停留在200至300之间,这让午后的天空显得也是昏昏沉沉、黯然失色。

【预计】 未来几天仍有重度污染天气

“这次污染过程主要是受到华北污染积聚传输影响,在此之前,受北部气流影响,我省自北向南已有11个地市受到严重影响,从11月12日中午到13日早上8时,我市已连续20小时维持重度污染天气,其中最高污染指数298,接近严重污染程度。”市环保局大气办工作人员说,根据河南省监测中心、真气网专家组初步预测结果,经与气象局专家联合研判,我市13、14日两天维持弱风静稳天气,直到14日下午才略有好转,整体天气条件较差,非常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情况不容乐观,可能会出现我市秋后一次最强的污染天气。

该工作人员预计,14日我市白天依次出现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或良。15日,空气质量以中度至重度污染为主,部分时段会出现重度污染。16日,空气质量以轻度至中度污染为主部分时段出现重度污染。未来几日的首要污染物均为PM2.5。

【应对】 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一级应急管控

为了应对这一波雾霾天气, 市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于11月12日,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一级应急管控措施。该措施刚刚下发,便通过网络传播了出去。

记者看到,该措施中提到,要分别加强扬尘管控、机动车管控与重点企业减排管控。其中,在扬尘管控中提到,要严控施工扬尘污染;严控道路扬尘污染;严控焚烧秸秆、垃圾烟尘污染。此次应急管控一直持续到11月18日24时。

记者注意到13日一天,路面上的洒水车几乎全部都在工作,一趟又一趟的洒水降尘。当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市区淞江璐与金山路交叉口附近,看到该路口有不少的大车停在路边。记者上前询问得知,由于启动了大气污染防治一级应急管控,这些过境大车禁止在城区行驶。

“刚才还正在和别人讨论说这个到底是雾还是霾的时候,这个应急管控措施就出台了,真棒!”网友“墩墩”说,虽然这次雾霾很严重,但是他看到这份紧急通知时,还是能感觉到相关部门对治理雾霾的一个决心。

【督察】 部分工地仍在违规施工

为了督察此次一级应急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市环保攻坚办从11月12日开始兵分多路展开明察暗访,昨日上午9点多,记者跟随市环保攻坚办一路人马进行了采访。

在嵩山路东支路上一家施工工地,督察人员在工地外就能听到里面传来的“乒乒乓乓”的施工声音,而且工地内的塔吊也正在工作。随后,督察人员来到施工工地门口,询问了正在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实施的暂停施工禁令时,工作人员表示并不清楚。

“我市启动大气污染防治一级应急管控措施中一项措施就是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城建委要按照职责分工,负责落实各类施工工地停止施工。”督察人员了解相关情况后,随即致电市建委,要求市建委对该工地进行处理。

市环保攻坚办的工作人员还向记者介绍,在11月12日他们还发现漯河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西城区大吴庄安置房施工工地违规在管控期内进行土石方作业,且未采取任何防尘措施,未按六个百分百施工。“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将反映到相关部门,让相关部门对这些违规施工的工地进行处罚。”市环保攻坚办的有关负责人说。

雾霾进城 防霾物品热销

□本报记者 吴艳敏 于文博

11月13日一早,出门的人就发现我们的城市模糊一片,街道和建筑物都被雾霾笼罩,能见度不足50米,很多市民在出行时都戴上了口罩。当天中午,雾霾虽有所缓解,但是它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还是造成了一定影响。11月13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当天早上7点40分,记者在市区嵩山路从南向北行走,发现越往北,雾越浓。行驶的车辆都打开了雾灯,放慢车速。不少行人也戴上了口罩,过马路时更是小心翼翼。“今天早上的雾霾真大,一些路口连红绿灯都看不清,只能小心翼翼的行驶。”车主胡先生说道。

早上8点多,记者在市科教文化中心广场上看到,这里已经没有了平时的热闹景象,只有少数几个人在锻炼。正在转圈的市民张喜梅告诉记者:“平时,我早上6点左右出来锻炼身体,练一会太极。今天雾霾比较严重,转上两圈,我就打算回家了。”

随后,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药房,发现不少药房近期口罩热销。在海河路一家药店里,记者看到工作人员正将新到的口罩摆放在店门口,一位妈妈正带着女儿购买口罩。“雾霾这么大,孩子这两天还感冒了,赶紧来药店买几个口罩,避免脏东西进入孩子的呼吸系统。”市民高女士说道。

据该药店老板介绍:“天气转冷以后,前来买口罩的市民就开始增多,目前一次性的口罩比较受欢迎,还有一些专业防霾口罩,也比较受市民的欢迎,尤其是今天又有了雾霾,一上午就有不少来买口罩的,比以前多了3成左右。”

记者走访其他药店了解到,不仅口罩销量见涨,一些清肺食品、药品也比平时卖得好。“今天上午,就有好几个人来我们这里问吃啥清肺,店里的百合片比平日多卖了好些呢。”市区人民路一家药店的店主说。

■相关链接

防雾霾小窍门

1.雾天出门配戴口罩。尤其是抵抗力差的老人、孩子,以及有呼吸系统、心血管疾病的人。

2.别戴隐形眼镜。隐形眼镜易使眼角膜缺氧,而在雾霾天气里,因为气压低,会使角膜缺氧加重,眼干眼涩不舒服。空气中的微小污染物会刺激眼睛,导致眼部过敏或感染。

3.带包湿巾。对皮肤敏感的人来说,大气中的颗粒物吸附的病菌和有害物质,容易粘在皮肤上,引起过敏症状。外出时,不妨带一包湿巾,随时清洁。

4.多喝水。可以保持呼吸道湿润。

5.尽量用鼻子呼吸。研究发现,人体吸入颗粒物大小不同,在体内沉积的部位也各不相同。大于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鼻毛可以阻挡95%。

6.外出回家,洗脸、漱口、清洁鼻腔。清洁鼻腔可以用干净棉签蘸水,反复清洗。

7.开车时,尽量别开窗,尤其在堵车时,以避免污染物进入车内;如果车内空气质量不是很差,建议大家在不开窗的条件下将空调设定为内循环,它可以有效阻止外部有害气体进入车内;雾霾天能见度较低,开车时要打开雾灯,千万不要开远光灯;不要过急、过快行驶,注意保持车距,勤按喇叭。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