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文娱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1月14日 星期
李安新片败给《航海王》,网友评价——
“改写影史实在太难”


11月11日,李安的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正式上映,这部号称注定载入影史的电影终于与观众见面。该片排片率高过《奇异博士》,但票房却不及海贼王系列动画电影《航海王之黄金城》。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并没有掀起观影热潮。影片目前在豆瓣评分8.5分,评价则大多围绕电影的技术和观感,褒贬不一。

飞越

打破电影“24格真理”

随着《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120帧/3D/4K规格上映,“120帧”成了电影行业近段时间的最热词汇。从2D到3D,观众对电影模拟真实感的要求越来越高。2K/4K指的是分辨率,4K电影就是分辨率为3840×2160的电影,市面上已经有不少4K电视在卖,所以并不新奇。“120帧”才是李安这次最大的卖点。

120帧即每秒120张连续图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电影的帧率都是24帧,这个数值的确定源自“视觉暂留现象”,即:人眼在观察景物时,光信号在视网膜上形成图像传入大脑神经,传递过程需要一个短暂的时间,所以即使现实中的光已经消失了,但大脑中的视觉形象还在。电影可以看作一组快速更换的照片,更换速度达到25帧时,人眼就会看到不闪烁的运动画面。过去电影采用24帧,因为这是在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能够让人眼认为画面连贯的最低标准,电影也被人称作“24格真理”。

这个“真理”在2012年12月的《霍比特人:意外之旅》时被打破。导演彼得·杰克逊采用了48帧的技术拍摄和播放,后继两部“霍比特人”也都以48帧拍摄。屏幕里的世界变得栩栩如生,让人很难分辨出何为真实何为虚幻。虽然当时的舆论对此褒贬不一,但它仍然代表着高帧率电影将登上舞台。

现实

多数观众无缘享受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登场,对影史来说是重要的一次突破,但对观众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有专业医生表示,从生理学角度分析,人眼对24帧和120帧的辨识度并不明显,现代社会很少人能做到健康用眼,辨别能力在进一步下降。

但在亲自体验过3D/4K/120帧版《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后,记者必须承认,画面的清晰度和真实感的确与以往的电影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不全是“120帧”的功劳,而是3D/4K/120帧格式的整体成果。4K分辨率大幅提升了影片的清晰度,激光放映机的放映亮度治好了以往“大片太暗看不清楚”的通病。

目前,全球仅有五家影院能够满足3D/4K/120帧的播放条件,我国的北京和上海各有一家。其实,主流放映设备都能够支持3D和4K,但放映高帧率电影,则是由放映服务器、放映机、镜头共同决定的。为了《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北京博纳悠唐影城专门对影厅进行升级改造,采购了科视6P激光放映机,使用李安指定的7th sense服务器以及特制的仿真镜头,这两个器材是租赁回来的,放映结束后归还。

在很多观众眼里,“技术”是《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的最大的加分项,但大多数影院放映的都是“低配版”。观看“120帧”的确是新鲜的感受,但绝大多数观众无缘享受。

晚综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