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

贫困肢体残疾人可免费安装假肢

工作人员为残疾人进行假肢取型测量。 本报记者 王艳彬 摄

本报讯(记者 王艳彬 实习生 刘 一)“外面的世界变化太大了,我都不认识漯河了。多亏了市残联免费为我安装假肢,让我这30多年没出过门的人,可以走出来了!”11月15日,62岁的张春花(化名)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市场上,高昂的假肢费用,令贫困残疾家庭望而却步。今年市残联免费为我市贫困家庭肢体残疾人安装70例假肢、矫形器。

假肢为残疾人带来新希望

11月15日,记者来到市残联,工作人员为到场的肢体残疾人逐一进行假肢取型测量。“放轻松点,不要紧张,对,很好……”从事假肢矫形器装配近30年的张文志一边用石膏绷带缠绕在残疾人断肢上,一边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引导。然后,张文志详细记录各项测量数据,以便更精准地打造假肢。为残疾人安装假肢,让残疾人重新站立,给他们再造一个生命的支点,这不仅是对残疾人身体功能康复上的一次服务,更是对他们精神上的一次鼓舞和爱心帮助。其中,张春花就是受益的群众之一。

“1985年,我不小心被火车撞了,导致右腿从胯下全部截肢,生活无法自理。1987年的时候,去郑州做了一个假肢,当时花了100多元钱。假肢的材料是铁板,非常的沉,大概有二十多斤重,每走一步都需要很大的力气。”张春花眼含热泪地告诉记者,由于家庭比较贫困,她没能力再买新的假肢。

“30多年来,我很少出门,几乎与外界隔离了。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名出租车司机告诉我,咱这残联可以免费安装假肢。我也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电话给市残联,没想到工作人员这么的热情,还上门为我取型。真的是太谢谢了!多亏了他们,才让我重新走出家门。现在我还可以做做饭,简单的洗点衣服,让我的人生看到了新的希望!”说着,张春花流下了眼泪。

今年免费安装70例

市残疾人用品用具供应服务站负责人周阳阳告诉记者,今年我市免费为家庭贫困的肢体残疾人安装70例假肢、矫形器。其中有8例大腿假肢、8例小腿假肢、7例上肢和7例特殊假肢,还有40例矫形器。

经过前期申报,70例假肢、矫形器的名额已经全部报满。目前正在对残疾人进行准确的取型和制作假肢。

记者来到假肢矫形器制作车间,看到假肢矫形器装配师魏茂坤用刻刀等雕刻工具正小心翼翼的对假肢进行修型。“从取型到安装,只要一个星期就可以了,而且新做出来的假肢重量也减轻了不少,膝关节可以打弯,走起来更舒适。”魏茂坤说。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