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体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1月16日 星期

乒超一票难求 冠名依然没有
表面火爆难掩联赛“裸奔”窘况

中超联赛4年冠名卖了6个亿,5年转播权又卖了80亿;CBA联赛5年冠名权卖了20亿;中国乒乓球里约奥运包揽四金,但10月14日开打的乒超联赛,却继去年之后再次“裸奔”,3000万元的冠名费无人问津。走过近20年历程的乒超联赛作为世界范围内竞技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联赛,现如今却只能尴尬“裸奔”。

乒超很火却依然“裸奔”

11月1日,当远在上海郊区的青浦体育中心迎来马龙VS许昕的较量,现场黄牛甚至将原价280元的门票炒到1000元。在国乒包揽里约奥运会四金的背景下,有当红球星坐镇、竞技水平世界一流的国球联赛就这么一下子火了。不仅马龙、张继科的受追捧程度堪比娱乐明星,就连“胖子”刘国梁也成了网红,甚至无缘奥运的小帅哥方博以及退役的马琳、王皓,都成了微博热搜词。

然而,一票难求的乒超总冠名报价3000万元却无人问津。乒超联赛冠名费3000万的报价始于去年。当时信心满满的中国乒协对2015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相关权益公开招商,冠名费报出了3000万元最终却未获企业青睐,今年国球扬威奥运,可乒超冠名依旧卖不出去。

其实乒超的无形资产远远不止3000万元。乒乓球作为国球,连续三届奥运会都包揽所有项目的冠军。同时乒乓球也不缺明星,马龙、张继科、丁宁等人气都很旺。而且乒超联赛水平很高,甚至波尔、萨姆索诺夫等许多外国球星也前来参赛。有人调侃,中超有些球队一场比赛的赢球奖就已经高达2000万了,3000万元,对于世界最高水平的乒超联赛而言,哪能算得上天价呢?

乒超缺的是职业化

那么又是什么阻挡了企业冠名乒超的热情?刘国梁直言:中国乒乓球现行的“双轨制”,让乒超联赛改革受到制约和局限。

所谓“双轨制”,就是乒超联赛要绝对让位于国家队比赛任务,只要逢奥运年或全运年,乒超联赛赛程必须让路。比如,今年的乒超联赛只能在奥运会后的10月中旬开打,12月底结束,第二阶段主客场淘汰赛改为赛会制,几天就打完了。

赛会制后,时间是节约了,但这必然使得各俱乐部主场利益受损。目前乒超联赛俱乐部对队员只有“使用权”,并无“所有权”。使用权也只是在短短的联赛时段,很难给俱乐部带来实质性的收入或影响力。企业为运动员开数百万元人民币的工资,却不能考虑怎么用球星给自己挣钱。

乒羽中心主任刘晓农也承认,乒超在职业化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改革,否则乒超市场化举步维艰。有专家认为,中国乒协应该积极推动改革,培养出合格的独立的“乒超公司”联赛经营实体,按照体育产业的规律去运作经营乒超。晚综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