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红丝带健康包内的礼品。 本报记者 郝河庆 摄
本报讯(记者 郝河庆)多用途背包、知识手册、知识扑克、宣传海报、安全套、毛巾、口罩、指甲剪、手帕、笔记本、签字笔、水杯、手套、牙刷……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来临前夕,本报联合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志愿者联盟共同举办大型公益活动,向我市外来务工群体赠送500个包含多种生活用品和宣传材料的红丝带健康包。即日起,我市外来务工较为集中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酒店商场可以团体形式,进行健康包受赠申请。
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
在中华红丝带基金的大力支持下,我市此次开展的大型公益活动由市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共青团漯河市委主办,本报联合市疾控中心、市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宣传志愿者联盟联合承办,通过公益活动,向500名外来务工者群体免费发放红丝带健康包,并向他们宣传健康和防治艾滋病知识,提高他们的艾滋病防护能力,树立健康意识,共同筑起一道坚固的艾滋病防线。
“流动人口的宣传教育一直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市人口流动性的不断加大,城市外来务工群体已成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人群。”昨日,市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科科长许金定告诉记者,2016年成功我市成功申请到中华红丝带基金“红丝带健康包”发放项目,针对全市500名外来务工人群进行发放。
据介绍,本次大型公益活动已经启动,我市外来务工较为集中的工厂企业、建筑工地、酒店商场等可以团体形式,通过电子邮箱(Xujinding3686@163.com)索取表格,在受团体申请和审批认定后,12月1日前夕,本报将联合承办单位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