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区五一路177号院,韩爱琴是出了名的热心肠,调解邻里纠纷、陪空巢老人买菜聊天……这些都是她的日常“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张建国和韩爱琴夫妇的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却收拾得干净温馨。夫妻俩说:“我们在一起,蜗居也开心!”
□文 本报记者 吴艳敏 图/本报记者 焦海洋
A
照顾邻居无怨无悔
今年55岁的韩爱琴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年轻些,笑起来很温暖。“心眼好比啥都强。谁家都有难的时候,咱帮他一把,人家心里舒坦,咱自己心里也踏实。”韩爱琴说。
韩爱琴的邻居孟兴旺家庭条件不好,家里有两个小孩,妻子患有忧郁症,一家人的温饱问题有时都解决不了。韩爱琴做了好吃的,就会给他们一家送过去。“孟兴旺的妻子是外地人,身体又不好,咱们很多家常饭菜她都不会做。上次她说想吃菜角,我就炸了一些给他们送过去。都在一个楼住,这点小忙我顺手就帮了。”
孙女的衣服、鞋子,韩爱琴洗干净收拾好,送给孟兴旺的孩子。看见孟家的孩子在楼下玩,就拿一些孙女的零食给孩子送去。谁家有困难,她总想上去帮一把,“卖木炭的邻居,忙起来的时候经常没人看孩子,我就让他们把孩子交给我。他们为了养家糊口,很不容易。”韩爱琴的丈夫张建国对记者说。
“上次邻居家的孩子喝醉了,晚上胃出血,120来了后,没人陪孩子去医院,爱琴就主动和丈夫一起陪孩子去医院,一直忙活到半夜两三点才回来。”源汇区戏楼后街社居委主任王锐敏告诉记者。
张建国和韩爱琴夫妇在打扫社区卫生。
B
老夫妻热心社区事务
韩爱琴无怨无悔帮助他人,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感动了邻里,成了左邻右舍的好榜样。当别人对她所做的好人好事称赞表扬时,韩爱琴总是微微一笑,说:“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
戏楼后街社区是个老社区,卫生死角很多,群众卫生意识也不到位。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177号院被打扫得干净整洁,就连楼道内也扫得干干净净。原来韩爱琴和老伴张建国退休后在物业公司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每天早晨六点多夫妻俩就开始工作了。“每个院子我们都是这样认真打扫的,这都是俺的工作啊。环境卫生打扫干净了,街坊邻居住在这里也舒心。”韩爱琴说。
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每次社居委有工作要推进,韩爱琴和她丈夫都会积极参与,并第一时间通知大家,做好社区居民的工作,与社居委密切配合。在两人的帮助下,社区的很多工作都进展顺利。
韩爱琴和张建国是社区有名的“好人”。社区谁家水龙头、锁、电路有问题,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张建国。遇到居民求助,他二话不说就免费上门服务。
C
家庭和谐幸福
韩爱琴和张建国夫妇的家只有30平方米,虽然小,却收拾得干净利落。韩爱琴的生活很有规律:白天在家料理家务,和丈夫一起去小区打扫卫生;晚上工作完回家后,便和丈夫一起出门锻炼身体。 “夫妻俩,过半辈子了,就要和谐幸福地生活,把日子过好。”韩爱琴说。
说道这些时,一旁的张建国笑着说:“爱琴这个人是个好人,这个家多亏有了她。虽然我们的房子只有30多平方米,但是我们在一起,蜗居也很开心、很幸福。”
提及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韩爱琴说:“老张一直以来都很包容我、体贴我。我认为夫妻相处最重要的就是心态,保持好心态才能避免矛盾发生。夫妻间偶有拌嘴、争吵是正常的,要做到胸怀宽广、互相体谅。”
邻居张阿姨告诉记者,以前,韩爱琴家里比较困难,但她一直很努力地生活,勤俭持家,乐于助人。“在我们院子里,谁都知道她尊老爱幼,大家都晓得她很热心。”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韩爱琴感慨地说,“大家对我信任,才愿意找我帮忙。尽自己的力量为大家多做点事情,我自己也觉得活着很有意义。只要还能动,我和老伴会一直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戏楼后街社居委会主任王锐敏说:“在韩爱琴和张建国两位居民的带动下,现在社区不少居民都热心参与社区建设,形成了人人甘愿为社区奉献的良好氛围。”
本版以真诚的视角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的窗口。老人之间、邻里之间的温情故事,老夫妻患难与共的亲情爱情,或心灵手巧、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若你身边有这样的线索,请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938039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