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吴艳敏 潘丽亚
昨天,漯河迎来了第一场雪,温度也随之下降不少。除了少部分小区采用中央空调等集中供暖,不少居民家里还有没有集中供暖。寒冬来临,市民生活有哪些变化,市民都采用了哪些取暖方式呢?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部分居民仍用煤炉取暖
22日上午,在戏楼后街居民张凤林大爷家中,记者看到他正在使用煤炉取暖,煤炉上面有根管子,一直到伸到屋外。“装根铝合金管子,屋里的煤烟就可以排出去,让人不会患呼吸道疾病,也为了家人更安全。”张大爷说,“我们这儿现在还没有通天然气,要是不用煤取暖,就得用电热扇之类的,不过部分老城区的居民在冬天还是会用煤炉取暖。”
随后,记者走访其他社区居民家,发现有不少居民都在使用煤炉取暖。煤炉取暖成为部分老旧小区居民取暖的首选,但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李大爷说:“每年都要更换烟囱,要注意多通风,保持空气畅通,以免造成煤气中毒等事故。”
不少人热衷取暖家电
随后,记者来到戏楼后街社区居民高玲家中,高玲正坐在电热扇旁取暖。“这不,今天下雪了,也不打算出门。”高玲对记者说,前一段时间,社居委对居民燃煤情况进行了调查,说今年冬季开始不再让燃煤。“燃煤确实影响空气质量,还有安全隐患,平时出门家里剩一个老人,总是担心。”高玲说,家里除了电热扇,还有一台空调可以取暖,晚上睡觉,褥子下面还有一床电热毯,所以也不怎么冷。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使用电暖器取暖的市民也不少。家住五一路的刘女士告诉记者:“我一直选择使用电暖器取暖,电暖器比空调耗电量要低,而且室内空气也不会过于干燥。”
近几年,取暖家电成为许多市民防寒保暖的首选。22日下午,记者采访发现,电暖炉、电暖器等取暖电器,也开始成为卖场的主打,被摆放在显眼位置。卖场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之前电暖器基本无人问津,自从上周天气突然降温,市民都扎堆来买电暖器,销量很好。
空调、壁挂炉也都上场
记者来到海河路海河小区孟女士家中时,上身穿着一件毛衣的孟女士在家看电视。“天冷了,也不敢往外跑。家里白天家里温度一般在十六七度左右,挺暖和的。”孟女士指着墙上电子温度显示仪告诉记者,“家里开着空调就是好,在家也不用穿厚厚的外套了,晚饭后也用不抱着热水袋赶紧钻被窝了。”
市民张先生说:“平时孩子都去上学了,我和爱人也都上班,空调就不经常开。但只要下班回到家,空调就得一直开着,所以家里并不冷。”
在采访中,因外面下雪,很多孩子较小的家长都没有出门。“我也是带着孩儿在家暖和呢,家里中央空调开着,很暖和。”市民孙玲告诉记者。
“昨天晚上我终于把家里的地暖开了,家里暖暖和和。”22日上午,家住开来怡景小区的市民姚女士说,她家装修时就买了壁挂炉,装了地暖,冬季取暖就用壁挂炉。燃气壁挂炉取暖时间可以人为控制,也可以根据天气状况增加供暖时间,近几年颇受欢迎。
一位市民正在用“小太阳”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