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老年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1月29日 星期

楼长王联营 闲事管不停


走进市区五一路轧钢厂家属院,要找王联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儿,每个街坊都熟悉她。王联营在社区内做过许多好事:收取卫生费、帮忙通下水道、帮助贫困家庭……无论事情多细小多琐碎,王联营都不计回报、倾力完成。连社区工作人员都说,有王联营在,好多基层工作都更好开展了。

王联营今年61岁,是漯河金奇鞋厂的退休工人。

□文/图 本报记者 潘丽亚 吴艳敏

从小被教育要“助人为乐”

11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王联营家里,她正在收拾屋子。脸上挂着温暖的笑容,看起来亲切和蔼又精神抖擞,这是王联营给记者的第一印象,但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她爽朗的性格。

今年61岁的王联营有一个儿子,丈夫在上海工作。退休后,她就做做义工、帮助邻居,为社居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我儿子已经结婚,现在做着自己的小生意,也不需要我操多大心。”王联营说。

当记者问:“王阿姨,您为什么这么喜欢帮助别人呢?”王联营笑呵呵地告诉记者,也许是受到家庭的影响,她从小就是个热心肠,喜欢帮助别人。“我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家还被评为‘五好家庭’。我父母从小就教育我,对需要帮助的人,能伸手助人一把力,就一定要伸出自己的手。我感觉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高中未毕业后,王联营便踏入社会,成为漯河金奇鞋厂的一名工人。“因为鞋厂的效益不太好,后来倒闭了,我也退休在家,有时出去打些零工。”王联营告诉记者。

“平时,我还真爱管闲事。谁家有啥不顺心的事儿,我都会去管;看着不顺眼的事,我也会去管。”王联营说。

社区事、居民事她都爱管

就是因为经常管闲事,王联营被邻居们推选为楼长。当了楼长之后,王联营的“闲事”管得更“宽”了:谁家的下水道堵了、哪个楼道乱堆乱放杂物了、小区哪个卫生死角要清扫、邻里之间吵架闹纠纷了……她都会立刻放下家务事,赶过去问问、管管。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闲事”管多了,免不了就有居民责难她,对一些莫名的责难,王联营都一笑了之。

轧钢厂家属院属于老旧家属院,一些居民对家属院的维护意识淡薄,无形中加剧了邻里之间的矛盾。对此,王联营总说,观念转变需要时间,老旧家属院治理可不能疏忽。

在采访中,居民们都说,在小区里总是能看到这位闲不住的阿姨。“平时收个卫生费什么的,都是王阿姨领着几位居民上门收取的。谁家如果没有交,她不怕麻烦,一遍又一遍地跑到人家家里劝说。”该院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一旁的王联营不好意思地告诉记者:“社区事、居民事‘无小事’。就拿家属院下水道来说,有时下水道堵得都下不了脚。当时我就想着和院里居民商量商量,收取点费用,找人进行维修。我就提前在院里说,让晚上每家派个代表进行协商。最后,我带着俺院里另外几个邻居一家一户收取维修费。经过清理整修,你看,现在家属院里多干净。”

“要是没人出头管这事,家属院的下水道还是一直堵着。当时,我就想,这是我们天天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的家,没人管,我就管。我把这事管了,现在大家都说我做了一件好事。”王联营笑呵呵地说。

把“闲事”一直管下去

对于今年61岁的王联营来说,“爱管闲事”、助人为乐已经成为她的标签。

王联营热心管小区“闲事”的例子,每一名熟悉她的街坊都可以信手拈来。一次,王联营在河堤上散步,看到草丛中有个弃婴,二话不说,抱着孩子就去了医院。

“当时,我看到孩子已经快不行了。既然我看到了,就得把孩子送到医院。医生为孩子检查后说,这孩子没有多大希望了,问是不是我家的孩子。我就告诉他们,这孩子是我在河堤上捡来的。医生们就赶紧抢救,也是这孩子命大,终于活过来了。后来孩子被收养,现在长得可漂亮了。”说到这里时,王联营一脸骄傲,“孩子长大会感恩,咱不又做一件好事嘛。”

尽管旁人常常提醒她要少管闲事,但王联营总是管不住自己,还带领街坊一起“管闲事”。“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王联营的身影!”戏楼后街社居委的工作人员为王联营点赞。

“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只要身体健康还过得去,我就要一直为社区服务下去,传递正能量嘛。”说到这里,王联营的脸上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本版以真诚的视角关注老年人的生活及身心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和与同龄人沟通交流的窗口。老人之间、邻里之间的温情故事,老夫妻患难与共的亲情爱情,或心灵手巧、有一技之长的老人……若你身边有这样的线索,请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3938039936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