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清江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仰卧起坐中的“抱头”动作以及依靠腰部力量抬升的运动原理,容易引发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在内的多种疾病,也正因为如此,国外不少机构以及学校,已经对此项目亮了红灯。在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自小学3年级起,一分钟仰卧起坐数量,便是衡量学生体质的一项重要参考标准,仰卧起坐作为体检标准由此产生争议。(人民网)
且不管传闻是真还是假,单凭一两个极端个案,很难证明仰卧起坐危害健康具有普遍性。事实上,采用仰卧起坐健身者众、历史由来已久,人们极少听说过谁受到明显伤害。更何况,运动本身没有绝对的益与害,人体受到外力损伤形成的机理常常是多原因的结果,比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就算没有运动的因素,对于久坐不动的从业群体来说,它们依然是多发的常见病种。
此外,许多的运动伤害都与个体身体特质密不可分,例如常见的运动猝死,运动强度并不大的项目诱发人的死亡,多与身体的心源性疾病有关。又如,网传的仰卧起坐致瘫,男子以手抱头的方式仰卧起坐,导致颈椎内血管受不了连续施力而爆裂,血块压迫神经,进而导致颈部以下全身瘫痪。那么,到底是外力压迫所致,还是椎内血管太脆弱,或者因其他原因病变所致,仍然值得怀疑。为何许多天天做仰卧起坐者没有问题,而独独发生在他身上?
因此,判断一个运动项目、运动方式是否有害,需要专业的视角从普遍性、普适性层面予以审视,而非基于极个别的个案轻易存废,否则无异于因噎废食。
“仰卧起坐”出现一两个伤害的个案,就运动本身而言没有争议的价值。但是,作为一类网络现象,则又考验网络理性。网络时代最大限度突破了信息传播的障碍,而与此同时,更容易导致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观点得以广泛传播,无限放大受众科学知识与常识的短板,导致盲目偏信、以讹传讹的乱象,成为一些伪科学乃至谣言滋生的土壤。或许每个人都不可能具备所有领域的专业素养,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握事物的基本原因和内在逻辑,成为一个理性的智者,学会思考与分析,而不致在形形色色的信息中迷失,被信息的表象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