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市文化市场发展现状”系列报道之六
书画艺术的创新与繁荣,与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虽然目前书画收藏市场行情低迷,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创新与文化繁荣是一个大趋势。未来,随着书画艺术逐步进入普通家庭,书画市场又将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时代。
□文/图 本报记者 齐 放
书画市场,持续低迷
11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舟山路北段的漯河慈善书画院,这是我市唯一注册批准的以慈善为宗旨的书画院。这个书画院不仅是我市美术家、书法家协会的创作基地,也是传承漯河文化、繁荣书画创作、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记者看到,漯河慈善书画院有三层建筑大楼,目前也是我市最大的书画院,主要功能有书画展览和教学培训。在展厅中,展示着一些我市及省内外书画名家的作品,但参观者寥寥无几。
“经济大环境低迷,也影响了书画市场。”漯河慈善书画院负责人赵明华告诉记者,目前国内市场行情都很萧条,漯河也不例外。书画市场的买家明显减少,绝大部分人都在观望等待。
在市区嵩山路漯河市顺和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展厅内,墙壁四周悬挂着一些知名画家的作品,展柜内还有一些玉器古玩。店内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市场没法和两三年前比,一个月也成交不了几笔。
11月26日上午,虽然阳光明媚,但在漯河开源淘宝街,来淘宝的市民也是屈指可数,几家经营书画的店铺营业人员也走出来晒太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书画市场的低迷,也直接影响了相关的展览和拍卖活动。
“书画礼品市场不再,加之经济大环境整体经济增长乏力,整个书画市场人气不足,买家观望情绪严重,同时存在市场本身信誉制度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书画市场的交易。”对于书画市场的现状,市收藏家协会会长韩胜利分析说,目前我市的30多家书画院、画廊等,都面临着从礼品市场向投资市场的转变,礼品市场和投资市场对艺术品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不一样的。礼品市场更多地追求知名度、职务、社会影响等一些官本位的东西,而投资市场主要看艺术水准和艺术价值本身。此外,礼品市场和投资市场条件下的价格体系和价格机制差别非常大,投资市场更多关注投资价值,而礼品市场价格和价值背离较大。随着投资市场的兴起,大部分书画院、画廊多要完成这种转型。
A
舞阳农民画,风景这边独好
说起书画市场,不能不提舞阳县独具特色的农民画。在书画收藏市场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舞阳农民画却大放异彩,不但登上大雅之堂,而且风靡全国。
在舞阳县新西路中段的河南舞阳农民画院,记者刚进大厅,就看到数幅装裱精美、与墙齐高的农民画挂满了三面墙壁。上了二楼,便是画院的正式展厅,近50幅大大小小的农民画主题各异、内容丰富、人物鲜活。
展厅旁边就是画室,农民画画师马丽君正在潜心作画。她告诉记者,通常创作一幅农民画要半个月的时间,起稿就要三至五天,画的过程要一星期左右。
从2013年下半年始,《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和众多媒体的版面、屏幕上,各大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上,经常能看到舞阳农民画的“身影”,并常驻北京天安门、上海黄浦江等100多个大中城市景区,给五光十色的都市带来了浓浓的质朴和清新。
“我们每月至少举行一次画友会,一季度一次作品研讨会,半年一次工作推进会,每年一届大奖赛,经常进行创作培训、交流展示等活动。”舞阳农民画的创始人、87岁的张耀先老人和75岁的王文浩老人告诉记者,舞阳农民画纳入当地中小学教材后,为之快速发展注入了新动力和活力。目前,全县有骨干画家30多人,画工200余人,从业人员千余人。
1988年,舞阳县被命名为首批“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舞阳农民画被选入国家对外文化交流项目赴多国展出。舞阳农民画被省政府列入首批“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该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1幅舞阳农民画作为“中原文化宝岛行”的要件,在海峡两岸引发热议。
“舞阳农民画的大放异彩,得益于持续的坚守和传承,以及紧跟时代节拍进行的精心创作。”王文浩说,“舞阳农民画,并不是舞阳县农民画的画,而是反映农村生产生活的画。无论作者是农民还是干部,只要是反映当地风俗和生活的创作,都可称为舞阳农民画。”
近年来,舞阳农民画作品注重吸收和消化,在造型、透视、色彩、比例、结构等方面,不受学院派绘画法则的限制,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新时代追求交相辉映,乡村色彩与都市繁华相得益彰。越来越多受过艺术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加入农民画的创作队伍,使得质朴的画风中又融入了现代的绘画元素和技巧。九街乡石岗村农民画家石林森的女儿石志敏,曾在高校学习过专业油画,如今创作了不少新式农民画。
舞阳县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舞阳农民画的创作者,大多聚集在吴城、九街等乡镇,不少人建起了农家画院,靠卖画富裕起来。农民画家胡庆春和儿子胡浩生、儿媳王向云、女儿胡浩珍等一家人,每天都能画四五幅画,月入数万元。
省文产办拨款50万元,市政府拨付20万元,县政府每年拿出50万元专项资金,均用于扶持农民画产业发展……目前,舞阳县正在打造集创作、展示、销售、旅游于一体的农民画产业基地,推出了礼品画、炭雕、茶具、邮品等一批农民画衍生产品;与省文投公司合作开发的农民画产品已走出国门;与中国六大农民画乡结成“合作发展联盟”……在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上,舞阳农民画产业越来越火。
书画收藏 期待进入百姓家庭
“舞阳农民画现象说明书画市场有需求。虽然当前书画收藏市场处于低谷,但正是因为行情低迷,才是进入书画收藏市场的好时机。”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联合认为,文化产业创新与文化繁荣是一个大的趋势,中国文化复兴也是一个大的命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书画艺术将会迎来一个新的繁荣时代。
“国家对国学的大力推广,也必将让更多的大众群体认识到艺术品的高贵,这些人经过艺术熏陶之后,也必将对艺术品的情感与日俱增,他们也将会是新的收藏群体。”漯河慈善书画院负责人赵明华说,今后的收藏市场就是大众化的市场,知名书画家的作家将更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
漯河市顺和堂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郭耀进认为,随着“80后”“90后”这批受过高等教育的新一代年轻人的成长、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成家,他们是今后社会经济和消费者的主流。他们受过高等教育,他们有文化,他们更能接受艺术品。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大批家庭已经不再满足在家里悬挂印刷品来做装饰,今后家庭将会更加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元素来装点生活,那么价格相对低廉的艺术品和书画作品必将需求量很大。“一些公共场所,诸如会议厅、办公场所、餐厅、茶楼、会所、酒店等,也必将更加注重名人字画和艺术品的装饰功能,这些场所对艺术品和书画作品的需求量将会更大。”
业内人士认为,书画院和画廊是传播文化普及美育的一扇窗口,是塑造城市文明形象的景观之一,也是增加旅游收入的文化产业。业界人士普遍期待政府部门应制定适合我市具体情况的措施,对书画市场给予扶持,帮助、引导书画院、画廊等建立自己的行业组织,协同发展。
C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