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6年12月5日 星期

六大攻坚战 实现新突破


2013年11月,市委、市政府立足漯河发展的主要矛盾,作出了《关于抓好六项重大攻坚任务 实施经济发展突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14年又出台了深化六项重大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根据市六次党代会精神和“十二五”规划,围绕“一区两城一中心”和“两个率先”总体目标任务,确定抓好项目招大引强、工业优化升级、骨干企业培育、服务业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六项重大攻坚任务,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实现突破。

战略决策显担当

从一个不知名的内陆城市,到如今的食品名城,30年来漯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严峻的现实,让我市陡增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回眸2013年,当年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1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居全省第16位;出口总值增速居全省第17位;工业用电量增速居全省第15位;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11位;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省第14位……此外,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省排名靠后。

正是基于区域竞争日趋白热化发展态势和漯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实情,广泛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意见》。要求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攻坚,着力提升、促进转型,高树目标、争先进位,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原则,抓好六项重大攻坚任务:一要突出招大引强,强化经济发展项目支撑。二要发展壮大重点产业,推动工业优化升级。三要着力抓大育强,优化骨干企业群体结构。四要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五要加快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全市经济发展基础。六要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六大攻坚任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针对性和操作性强,项项直扣当前漯河发展的短板和要害。《意见》就是统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就是推动发展的核心举措,就是要抓好的头等大事。

新兴产业提速增效

今年11月18日上午,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今年第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统一工业园二期项目启动仪式、2016年招商项目暨银企合作集中签约仪式。集中开工的11个项目总投资26.5亿元,集中签约的10个项目总投资58.4亿元,银企合作签约43.5亿元。

此次开工的11个项目,既突出了食品产业的主导优势,又展示了新产业的发展前景,必将为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高新技术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是六项重大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的重要标志。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33.5%,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到60.9%,首次超过食品工业;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8%,增速是工业增速的近3倍。今年前7个月,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0.8%,继续保持蓬勃之势。

作为内陆小城,长期以来,服务业发展在全市经济中占比较小,发展水平低下,成为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短板。市六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持续实施服务业攻坚行动计划,全市服务业呈现持续较快增长的好态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汇聚,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服务业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稳增长、保态势、调结构、促转型的重要力量。

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市服务业增加值逆势增长,达到130.6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居全省第二位,创近年来新高;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1亿元,同比增长12.0%,居全省第四位。

今年前10个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7.2亿元,增长1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5位,6个二类城市中居第3位。10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026.3亿元,较年初增长21.00%,居全省第1位,6个二类城市中居第1位;本外币贷款余额633.19亿元,较年初增长25.46%,居全省第1位,6个二类城市中居第1位。

经过攻坚突破,服务业已经由全市经济的短板,逐渐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力量。

经济发展后劲更足

宽敞的厂房、先进的分拨流水线、一辆辆装卸货物的卡车……中国(漯河)电商产业园百世汇通豫中南分拨中心,一派繁忙景象。工作人员都在熟练地进行着分发、扫码等工作。“对货品扫码后,买家就能在网上看到这件商品已经到达漯河。”正在扫码的工作人员潘红对记者说。

“这里是河南百世汇通第二大集散中心,负责豫南七市的业务,每天转进转出操作量达10多万票。”中心负责人刘飞说。

百世汇通仅仅是漯河市大物流的“冰山一角”。今年前8个月,全市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3倍,业务收入增长1.2倍。物流的兴起折射的是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本土电商品牌共计180多家入驻园区,至今年9月,实现线上交易额23.15亿元,带动线下交易超百亿元。

不仅如此,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市以六项重大攻坚任务为统揽,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产业集聚区发展等重点工作,持续深化招大引强,狠抓重点项目推进,推动各产业集聚区加快提质转型,全市产业集聚区发展呈现提质增效加速的良好态势。前三季度,全市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0.9%,居全省第一位;工业增加值增长15.8%,居全省第二位。4个产业集聚区主营业务收入总量居全省第一方阵,其中,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营业务收入规模位列全省第4位。

同时,产业集聚区呈现出集聚集群优势更加突出。各产业集聚区围绕主导产业壮大和产业链条延伸,新开工了一批重量级项目,主导产业占比明显提升;质量效益不断攀升。产业集聚区存量企业经营平稳增长,龙头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影响带动力持续提升;平台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战略支撑地位更加坚实。各产业集聚区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先后组织三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家,集聚区的发展后劲更足。

各县区、各单位迅速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六大攻坚任务取得新突破、新成效。至今年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748.8亿元,同比增长15.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3位,6个二类城市中居第1位。

六项重大攻坚推进中,我市坚持“出实招、抓具体、盯运行、破难题”,建立重大专题研究攻关制度,分类破解突出问题,去年至今已研究推进42个重大专题。在国务院2015年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大督查中,漯河市名列受表扬的20个市(州)首位。

实践证明,六项重大攻坚是漯河实现奋斗目标、落实战略定位的基本路径和重要抓手。今后,我市将围绕创新驱动、增创优势、补齐短板、打造亮点,全面深化六项重大攻坚,持续推进全省四化同步发展先行区、中国食品名城、中原生态宜居名城、豫中南地区性中心城市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全省发展大局做出更大贡献。

沙澧产业集聚区源德福科技产业园注塑成型车间。本报记者 胡鸿丽 摄

中国(漯河)电商产业园百世汇通豫中南分拨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货物扫码,把商品到达漯河的信息传上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