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6年12月6日 星期
晚秋黄梨销售不畅 市民纷纷买“爱心梨”
香甜黄梨为何滞销


□本报记者 齐 放

看到市民争相购买香甜可口的黄梨,梨农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12月3日上午,在市体育场“漯河市网络文化活动月暨新媒体爱心大集”帮扶梨农卖梨活动现场,市民、商家以及电商平台为梨农销售晚秋黄梨约50万公斤。

【帮扶梨农】

市民购买“爱心梨”

共卖出约50万公斤

由于受天气、市场等因素影响,今年我市种植的晚秋黄梨销售不畅。据有关部门统计,300多户果农库存达到150万公斤。虽然这些黄梨耐储存,但市场不振让果农很担心这些果实出不了手。

晚秋黄梨是很多果农收入的主要来源,如果卖不出去,对果农来说会是极大的损失。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帮助果农解燃眉之急,我市网络新媒体协会决定举办一场新媒体爱心大集,呼吁商家和市民购买“爱心梨”。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 “吃梨大赛”、“寻找梨王”、“万杯梨茶免费送”等活动深受市民喜爱。许多单位、商家和市民来到现场认购。

据统计,自主办方发起活动倡议起,爱心商家前期积极认购约15万公斤,现场和线上各平台共销售约50万公斤。林果合作社、餐饮协会、食材无忧移动农产品电商平台三方还签订了农副产品购销协议,与果农长期合作、互利共赢。

【滞销原因】

没有良好销售渠道

缺乏果品加工企业

从活动现场人们踊跃购买的热情可以看出,酥脆香甜的晚秋黄梨还是很受人们欢迎的。那么,今年晚秋黄梨为何还会出现销售难呢?

漯河市金香园果品专业合作社已成立近十年,有100多户果农,种植晚秋黄梨总计1000多亩。合作社理事长刘西民分析说,今年市场行情突变有着多重因素的影响。一是天气转凉后,人们吃凉水果减少。二是一些水果批发商压价厉害,在果园仅以每公斤1元左右的价格收购,果农惜售心理严重。三是果农在城市不能随便摆摊销售,让想吃黄梨的人也吃不上了。四是网上销售成本高,果农尝试后大多放弃。

源汇区林业局林政站副站长赵光认为,我市晚秋黄梨是无公害种植模式,用的是有机肥,可以说在同类产品中品质上乘,遗憾的是没有被人认可。这就说明我们缺乏“品牌的力量”。这是晚秋黄梨发展的一个短板。另外,虽然果农有种植协会和合作社,但没有与外界建立良好的销售渠道。这也应该引起果农的重视和深思。

采访中,业界人士还普遍认为,晚秋黄梨非常适合制作罐头等,而我市还缺乏果品加工企业,影响了晚秋黄梨的销售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上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