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吧是随着互联网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型文化市场门类,在文化市场建设和网络文化发展中一直发挥着积极作用。与其他地区一样,我市的网吧行业从十几年前出现并发展到现在,经历过持续发展的高峰期。然而,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宽带的入户、智能手机的普及等原因,网吧遇到了发展瓶颈。网吧只有依托优势,创新发展,提升服务才能立于不败地。
□文/图 本报记者 王海防 见习记者 杨 淇
网吧经营辉煌不再
漯河的网吧虽说是1999年出现的,但它的雏形却出现在1997年前,那时还不叫网吧,它有个很直白的名称,叫电脑屋。
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它发展很快,到1998年市区就有了10多家。1999年,网吧正式出现,并且数量达到了数十家。
推动网吧的发展,网络游戏功不可没。“那时刚参加工作,工资不高,大概三分之一都上了网。”李先生说。那时,许多经典游戏成了美好回忆。来网吧打游戏的年轻人很多,不到一个月就会出现一款新游戏。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网吧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市出现了拥有50台电脑的网吧。从2002年开始,我市的网吧管理进入规范、快速发展阶段。网吧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得到人们的追捧,尤其是年轻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人们对电脑知识的认知水平大幅提高,以及市场的需求,在2005年至2006年间,我市的网吧发展达到了最辉煌的时期。
“当时有一句话,要想发开网吧。可想而知那时网吧的火爆程度!”曾经开过网吧的周女士告诉记者,只要有场地,有电脑,就能挣钱。那时进网吧,先要问前台哪台电脑的人快要下线了,然后就在旁边等着。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上网除了打游戏,还有许多功能被越来越多的网民所熟知。聊天有QQ,游戏有CS、魔兽,无聊了还有最新的电影,着实让人乐不思蜀。那时候,拥有一家网吧,就等于有了一棵摇钱树。
俗话说,这世界变化真快。当时谁也没有料到,仅仅过了数年之后,由于种种原因,网吧的经营辉煌不再。
A
华丽转身变时尚
从2004年到现在,市区的网吧行业快速发展,但是总体数量一直保持在300家左右。如今,我市网吧行业的规模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总量基本一致,主要分布于城区商业中心、大型工厂和居民区周边,基本能够满足上网消费者的需求。
网吧从无约而来到蓬勃发展,它的服务内容逐步多样化。网吧已经发展成为网民提供玩游戏、交友聊天、观看影视剧、查阅资料信息等四大服务功能。网吧作为一个新型产业,对社会、国家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于安置就业、涵养税源、普及电脑知识、满足人们文化娱乐需求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还带动了我市电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12月2日下午5点,记者来到位于舟山路与海河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网吧。只见门口两侧摆放着两排绿植,旁边还摆放着一个鱼缸,十几条金鱼在鱼缸内游来游去。再往里走,是干净、整洁的地面,环境优雅舒适。
网吧负责人李先生告诉记者,由于网民的要求逐步提高,加之同行业之间的竞争,网吧设备的淘汰周期很短。“电脑基本上三年就是一个周期。过了三年不换电脑,别的网吧就要换,到时你的生意就会受到影响。而鼠标、键盘、耳麦等耗材换的更快。”这对那些软硬设施提升不快的小规模网吧来说,无疑是个打击。因为这三年当中,无论网吧生意如何,亏还是赚,只要还想着继续经营下去,就得更新网吧设备,不然就会被淘汰。“现在的市场就是这样,适者生存。”这位网吧业主说。
记者调查了解到,一般来说,网吧电脑的配置要远远高于家庭电脑的配置,而淘汰后许多只能折价卖到一两千元。要想继续开网吧,仅更新换代电脑还不行,以前换机器,不换座椅,现在都要换,有的还要对店铺进行装修。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各项硬件和软件跟不上,就没人来。上座率低了,自然收入就减少了。
B
生存环境面临考验
11月25日是个星期五,晚上8时许,记者走进市区几家网吧进行采访。这几家网吧反映出来的情况基本一致,上网的基本都是年轻人,他们大多都在玩网络游戏。老板们都告诉记者,星期五晚上到星期天晚上是网吧营业的黄金期,有80%以上的网民都是来网吧打网游。
据了解,年轻一族一直是网吧顾客的主力军,其中又以20岁至30岁之间的网民为主。从调查情况来看,他们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热爱网络与游戏。他们通常有固定工作,多数会在晚上或节假日到网吧上网。这也是网吧普遍在晚上以及节假日上座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除了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的不断发达,网吧的硬件需要及时更新外,智能手机的出现对网吧来说是个巨大的冲击。如今,手机功能丰富了,与网吧电脑的功能基本上一样。在公交车上,在饭桌上,甚至在走路时,拿手机上网已经成为一道风景,浏览网页、聊天、玩游戏,比在网吧要方便多了。如果能很好地利用智能手机,它就是个移动网吧。同时,随着wifi等的出现,吸引了一大批网民从网吧里走了出来。一部手机在手,看电影、聊QQ、记事本、发邮件都能搞定。“把网吧90%的功能都取代了。”许多网吧经营者认为。
不过,用手机上网和在网吧上网还是有很大差异的。在网吧打网游传输速度快,屏幕也大,舒适方便。有些游戏玩家虽然家里有电脑,但喜欢三五成群在网吧里玩游戏,游戏对战气氛是吸引他们去网吧消费的主要原因。
记者采访过几位铁杆网民,他们喜欢网游,家里也有网线有电脑,但是他们还是喜欢到网吧打游戏。喜欢一起协同作战,喜欢这个团队作战的氛围。不过,如今网吧里的网游铁杆渐渐地少了。
无线网络和家庭网络逐渐普及,以及智能手机等对网吧的冲击,网吧生存环境面临考验,不少网吧都因为硬件、服务跟不上,逐渐退出市场。
转型升级前景光明
记者从市文化部门了解到,目前,我市注册的网吧达到330多家。总体来说,全市的网吧整体状况向好发展。较之前相比,网吧环境更好。“未来的网吧将不再是单纯的互联网提供场所,正逐渐演绎为互联网消费、服务、娱乐等综合营业性场所。”我市文化部门一位负责人说。网络文化和内容服务的注入,为网吧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资源。随着网络文化内涵的提升,网络休闲方式的出现,网吧将成为文化消费的重要场所。
12月6日晚8时许,记者来到了位于郾城区黄河广场的“勿忘我”网咖。只见内部装饰新颖,空间感很强。150台电脑被分成几个区域,消费的价格也不尽相同。
“今年3月份刚装修的,花了100多万元,机器、环境都进行了升级。”网咖负责人高辉告诉记者。2013年12月,他的网吧开业,当时有180台电脑。如今,电脑减少到150台,目的是为了给网民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
在高辉的网吧上网,每小时的价位在3元至5元不等。“价位不同,设施也不一样。”高辉说。现在的网友要求条件高,因此业内已经有人开始在网吧内植入影院、KTV、餐饮等内容。
记者在采访过中了解到,在市区一些网吧的营业收入中,单纯上网的收入几乎要跟网吧内出售饮料、休闲食品等零售额持平。这个现象足以说明,网吧已不再是一个单纯上网的去处,而是融入了一些其他消费,休闲娱乐的地方。
目前,越来越多的网吧业主也深刻认识到,若要在市场上有立足之地,网吧还要在服务上下功夫。之前的网吧功能单一,若照此下去,必然路子越走越窄。比如,之前的网吧,进屋就是电脑,现在装修提升了品位,网友来网吧上网首先是一种享受,心情舒畅。之前网吧可能是一种低端的消费,但未来网吧门槛将会有所提高。规模可能要小了,不再有这么多电脑。但是服务内容丰富了,比如说增加一些商务功能等。在这里可以吃饭,可以谈生意,还可以聚会。
如今,我市已有一些将咖啡馆、水吧和网吧结合起来的多功能网吧,很多店家也想出各种办法为自己招揽客源,好的创新办法和经营之道使得网吧行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D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