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亲子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6年12月8日 星期

尊重孩子兴趣 释放孩子天性
8岁的马睿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在父母和老师们眼中,这是个活泼开朗、勇敢自信的男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他还很幽默,给自己起了个别名“马英俊”,老师们也亲切地唤他为“英俊哥”。

□文/图 本报记者 陶小敏

→自信开朗的马睿骐。

顺势而为 释放孩子活泼天性

马睿骐今年8岁,小家伙儿活泼开朗,一见面便是一脸灿烂的微笑。他告诉记者,他平时有很多的兴趣爱好,街舞、沙画、书法、绘画等都是他很乐意做的事情,其中,他最喜欢的就是绘画和科学知识。而他的绘画作品在学校和我市举办的小学生绘画比赛中也屡次得奖。

在马睿骐的妈妈徐珊珊看来,自己的儿子生性活泼,且自信勇敢。“不管到哪,他总能很快找到朋友,也不怯场。”徐珊珊笑着告诉记者,儿子从小就很爱说话,比较擅长与人交流,不管走到哪,即便是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很快就能找到一个人开始聊天。

徐珊珊同时也是儿子学校的一名教师,她给记者讲述了儿子“英俊哥”的一个来历。“他老师差点撞到他,然后他就说‘老师,你差点撞到我英俊的脸了。’现在好几位老师都也叫他‘英俊哥’。”而说起这件事情,马睿骐则一方面笑着承认,一方面告诉记者,这件事只在妈妈的同事们当中传开了,同学们并不知道,“我这么自恋的事,这可不能让同学们知道。”

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小家伙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我要当一名发明家!”

改变策略 做孩子的亲密朋友

徐珊珊告诉记者,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呈现什么样子跟父母的教育密不可分。幼儿园时,活泼爱动的儿子不太听老师的话,规则意识不强,老师让站队什么的总是不听,而是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情;在家里,不管什么事也总是“话多理多”,不是很乖巧听话。

面对这样的儿子,徐珊珊和丈夫刚开始有些头疼,对儿子颇为严厉,也会时常发生打孩子的事情。但后来,徐珊珊和丈夫忽然意识到,这样下去时间一长儿子会变得更加顽皮,便决定转变思路,变过去严厉的家长为孩子亲密的朋友。

事实证明,徐珊珊和丈夫这次转变的确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孩子的爸爸一有时间就会跟孩子一起下棋、运动、做游戏,徐珊珊也开始试着融入孩子的世界里,跟孩子一起体验过去属于他的快乐。孩子则开始变得听话、懂事起来,不再像过去那样不听话,一家人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了。

适时放手 培养孩子独立意识

在马睿骐的成长过程中,徐珊珊和丈夫一直坚持,孩子首先要成为一个品行好的人,如知感恩、懂关心别人、诚实、善良、正直等。

为了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徐珊珊和丈夫有意识地在生活点滴中教育孩子。如带孩子去社会福利院、让孩子自己喂养小动物、照顾植物、帮助其他小朋友等,鼓励孩子做一个宽容、有爱的人。同时,徐珊珊和丈夫也很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孩子一个人经受磨砺,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毅力和勇气。“会试着让他一个人去处理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自己做出选择。”徐珊珊说,丈夫还曾专门带孩子到贵州一个森林,通过穿越森林来锻炼孩子。“没有路,都靠自己走,摔得浑身都是泥,走了好几个小时。”

徐珊珊认为,孩子就像一棵树苗,要想成为参天大树,需要父母给予阳光、雨露等,同时也应该能够经受地住狂风暴雨才行。而经受狂风暴雨的能力,是他们希望儿子能够具备的。所以,他们不是溺爱孩子的父母,对孩子不是那么温柔。“我对孩子更像一个严厉的老师,孩子爸爸却是他一个很好的朋友。”徐珊珊说,孩子有什么话、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们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也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要有耐心吧,我希望他可以再稳重一些。”


下一篇
Copyright@1984-2006 China water transport. All Rights Reserved.
漯河日报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